過快緊縮銀根或影響保增長信心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年9月2日 21:45
中國的宏觀決策層希望在下半年嘗試利用「微調」的效果可能略微失望,因為無論是實體經濟的發展,還是金融市場的增長都仰賴於政策的支持,這也就是所謂中國經濟處在不進則退的關鍵時刻。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日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時表示,中國經濟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中國不會改變政策方向。我們將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全面落實並豐富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
分析師認為,穩定「雙松」的調控基調已成中國經濟最高層的第一要務,但市場的變化卻突破了「維穩」之外。8月份,中國股市跌幅居全球之首,上證綜指跌幅高達21.8%。銀行系統的貸款在8月份可能繼續下跌(將在本月15日左右公佈)。市場對於當前宏觀經濟環境關注在於,當前的貨幣環境是寬鬆的還是緊縮的,因為過去7個月中的大量貸款催生了資產價格的快速上漲,如果快速緊縮銀根勢必會影響資產價格的波動,從而向實體經濟傳達較為悲觀的情緒,這可能會影響持續保增長的「信心」。
備受市場關注的8月份信貸雖未公佈,但隨著發佈時間的日益臨近,相關媒體的披露將為上月的市場信貸情況提供參考。據透露,四大國有銀行的信貸發放數據在1500億左右。國內知名雜誌《財經》最新披露的數據為1,658億元,但若剔除貼現票據融資因素,四大行8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總計人民幣2,725億元。對於8月份的貸款總量,上海證券報援引未居民人事的話稱,8月份實際新增貸款規模約3200億元,略低於9月份,或為至今為止的年內新低。不過,簡單以新增數據來判斷貨幣政策是繼續適度寬鬆,還是從緊存在一定的困難。
從上半年的7.37萬億,到7月僅有的3559億元,是市場對8月份新增貸款猜測頗多的主要原因。不過,我們在此提示,由於票據融資(一般為六個月期)到期對沖了貸款實際發放情況。今年1至5月份票據融資高達1.95萬億,6至7月份分別有2477億、和1982億到期,因此,票據融資到期削弱了銀行實際投放情況。另外,進入下半年後中長期貸款佔有絕對的比例,在7月份中長期貸款比例高達98.6%。這說明後學的擴大投資仍需要一定的中長期貸款加以維繫,但從短期貸款為負增長來看,意味著企業在短期生產情況並不理想而選擇還貸。業內人士常用飛機的「飛行」狀態來解釋今年國內銀行系統發放貸款的節奏。
可以預見的是,中國經濟在一季度已觸底,二季度呈現的環比高增長或是年內高點。中國的宏觀決策層希望在下半年嘗試利用「微調」的效果可能略微失望,因為無論是實體經濟的發展,還是金融市場的增長都仰賴於政策的支持,這也就是所謂中國經濟處在不進則退的關鍵時刻。不過,在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有時候也會是短期政策,市場不能把政府應對危機出台的政策當做長遠政策。
(陳洪亮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