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面臨供大於求應借助資本市場整合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年8月4日 09:45
受諸多不確定市場因素影響,下半年煤炭市場供大於求的壓力可能有所增大。業內人士建議,應借助當前時機加大煤炭資源整合,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以保障整合過程中的資金需求。
據證券日報8月4日報道,隨著國家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措施效應的進一步顯現,中國經濟出現積極變化。與煤炭行業緊密相關的電力、鋼材、建材和化工行業產品產量逐步回升,這些用煤大戶的恢復性增長帶動了大量的煤炭需求。業界普遍認為,煤炭行業復甦的曙光已然來臨。
但來自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觀點卻是,儘管上半年隨著宏觀經濟的逐步回暖,煤炭供需基本平衡,價格逐月回升,但下半年受諸多不確定市場因素影響,煤炭市場供大於求的壓力將有所增大。
報道援引長江證券煤炭行業分析師鄒振松稱,煤炭工業協會的結論是比較符合煤炭行業目前的實際情況的。中國已進入電力迎峰度夏時期,受炎熱氣候的影響,煤炭需求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總體來看全年增幅有限,另外考慮到地方鄉鎮煤礦復產驗收進度加快,煤炭產量將大幅增加,而運輸環境比較寬鬆等因素,2009年下半年煤炭市場供大於求的壓力可能繼續加大。
2009年上半年,全國煤炭全口徑產量為13.6億噸,消費數量為13.97億噸,煤炭整體呈現供求平衡的態勢。而主要原因是山西、河南等煤炭主產區實施了限產保價措施,僅僅山西一省就減產了5,234萬噸,同比下降16.4%。
報道援引渤海證券煤炭行業分析師張順稱,隨著經濟的回升,到6月底各個省市關閉的礦井已經陸續恢復了生產。目前山西已經開始著手恢復整合後的相關煤炭產能。6月底,山西煤炭生產礦井86%的產能已經恢復生產,再建礦井60%以上的基礎產能也開始發揮作用。同時,河南停工停產的267個小礦井目前也已恢復了生產,增加的年產能達4,400萬噸。
此外,煤炭行業的投資也在加快,上半年煤炭開採和洗選業投資達到1,157億元,同比增長40.5%。僅僅神華集團新投產的礦井就年新增5,300萬噸產能。
據秦皇島港統計,4月底5月初開始,秦皇島港存煤呈持續上升態勢,到7月10日,秦皇島港務集團共存煤炭647.1萬噸,比4月末增加了近270萬噸,其中內貿煤炭庫存625.6萬噸,外貿煤炭庫存21.5萬噸,說明煤炭市場下游需求仍然未見大的改觀。
儘管國家將對煤炭產能擴張奉行適度從緊的政策,安排2008-2012年新開工煤礦7億噸,遠低於2006-2010年年均新開工規模4.5億噸的規劃,2010和2012年分別按30億噸和33億噸安排生產規模,年均增量不足2億噸。但考慮了煤礦建設週期後,2008-2010年的產能釋放主要取決於2006-2008年煤炭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短期內煤炭產能跳躍式增長的事實仍無法改變。
鄒振松進一步指出,2008-2010年煤炭產能進入集中釋放期,小礦實際產能可能遠超現有統計結論。考慮50%左右的產能擴張型投資和50%左右的固定資產年交付使用率後,預計2008-2010年的新增產能仍將達到2.44、2.58和2.35億噸,不考慮小礦關停和老礦報廢,2010年底全行業生產能力將達到32.5億噸左右,高於官方的預測。
中國煤炭企業普遍存在產業集中度不高,資源開發區域佈局不合理,以及經營管理粗放、發展效能較低、環境代價較大等問題。因此通過整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綜合競爭力,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企業技術創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已成為煤炭行業的當務之急。
不久前,產煤第一大省山西省出台了《山西省煤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要求關閉小礦。到2010年,全省礦井數量減少到1,000處,礦井單井生產規模達到90萬噸/年。到2015年,煤炭礦井數量控制在800處左右,單井生產規模達到120萬噸/年以上。
報道稱,為制定「十二五」煤炭規劃,國家能源局將在全國範圍對煤炭工業開展調研。而正在編製中的煤炭工業「十二五」規劃,將繼續鼓勵發展大型煤炭企業,加強整合重組和上下游產業融合。同時,國家發改委可能會出台更強有力的措施予以支持。
「政府對中小煤礦進行整合,必須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張順強調,「在未來的整合併購中,資金是規模擴張的保證。煤炭類上市公司都是國有大型煤炭企業集團控股的子公司,作為集團的融資平台將發揮重大作用,而上市之後資本市場的市值放大效應給集團注入資產、整體上市提供了內在動因,將集團公司優質資產注入股份公司逐步實現整體上市,也為解決同業競爭、關聯交易提供了途徑。」
(馬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