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可望抱得Volvo歸 專家:還需削減虧損 內部整合 挑戰才開始
鉅亨網李家如 綜合報導
中國吉利汽車 (0175-HK) 受到母公司吉利控股有望收購Volvo 影響,加上近來福特終於宣布吉利為優先競購方,過去一個月來股價已勁揚 40%。不過有專家指出,關於這項收購案,所畫出的願景大餅遠比真實情況來的更吸引人。
首先,為了吃下 Volvo,吉利汽車必須支付福特 20 億美元的龐大代價。不過這一切只是開始而已,Volvo 光是去年的虧損金額就高達 15 億美元。假設吉利取得經營權後,Volvo 依舊維持這樣的虧損幅度,那吉利真正的交易代價恐將高達 35 億美元。
不過,以上金額還不包括吉利再對 Volvo 進行的投資。根據媒體推測,長期看來吉利投注在 Volvo 的資金總額,恐將高達 100 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Volvo 是否真能為吉利汽車帶來豐厚獲利,無人知曉。但以現在 Volvo 嚴重虧損的燒錢程度來看,至少短期內很難看到這番情景。
此外,吉利所開出的交易條件中,已承諾將保留 Volvo的工廠、研發中心、工會和目前的經銷商網絡。路透專欄作家 Alexander Smith 表示,在 Volvo 的西方運作模式與吉利的運作流程整合之前,短期內很難減少 Volvo的開支成本。
只不過,要扭轉頹勢,Volvo 唯有經過大幅度改革,才能成為重新浴火而生的鳳凰,但這項願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那你會問,吉利大膽收購 Volvo 的舉動,圖的到底是什麼?外界分析,吉利主要是希望藉由 Volvo 這家全球豪華轎車品牌的名聲,以利拉抬原先作為中國本土自有品牌的形象。
目前吉利汽車是中國最小的汽車製造商,每年約生產 30 萬輛汽車,眼前最需要的就是鞏固自身在汽車市場的規模與地位。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JD Power 的調查顯示,身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2009 年國內汽車銷售量將達到 820萬輛,至 2016 年更可望成長至 1200 萬輛。
這樣蓬勃的商機與富人崛起的市場,對主打豪華轎車的Volvo 無疑是項大好機會。雖然目前 Volvo 在中國的市佔率僅有 5%,外界預估其 S40、S60 與 S80三種車款,今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約為 30 萬台,至 2012 年約可增長到 40 萬台。
若能趁勢而起,不僅可衝刺 Volvo 的汽車銷量與獲利,也能為吉利鞏固自身的地位與聲譽。
整體分析下來,這項收購案讓我們徹底看到吉利汽車的野心。不過真要達成夢想,首先面對的現實,就是吉利必須先達成與 Volvo內部管理的整合,而中國的企業在過去以來,並沒有太多管理複雜的跨國企業經驗。
好在身為民營企業的吉利,無須背負國營企業的包袱,擔負政府指派投資和生產目標,可全心投入自己的目標。
此外,有了國際知名投資銀行高盛認購吉利的 2.5 億美元的可換股債券和認股權證,這塊響亮的招牌不僅大大提升吉利的聲譽,同樣有助於未來的融資。
目前吉利與福特的談判尚在進行當中,不過在風光過後,吉利未來的道路,雖有無限的希望,還是得先通過荊棘遍布的艱難道路考驗,才能以更完美的姿態躍上全球的舞台,更可做為中國企業收購其他全球性品牌的範例。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