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乏力外圍支撐棕櫚油淡季特征彰顯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一周(截至1月29日當周)里,亞洲棕櫚油市場交投氛圍淡靜依舊,馬來西亞棕櫚油期、現貨先后下行探底,主導國內交易商跟盤延續“空頭”思維。大商所(DCE)棕櫚油期貨盤面的跌幅雖然整體趨緩,但大盤尚無力擺脫近期探底頹勢,港口棕櫚油現貨商繼續跟盤調低報價、議價。

近一周里,中國主要沿海、沿江的口岸地區,進口24度精煉棕櫚油的分銷報價降至6,350至6,550元/噸之間,較一周前再次回落50至100元/噸,廣州地區議價最低降至6,300元/噸。同時,廣西地區的高熔點28度紙箱精棕油,分銷商拿貨價格已跌至6,100元/噸;不過,低熔點(8至12度)精煉棕櫚油的市面價格基本維持在7,100至7,200元/噸,周比跌幅同為100元/噸以內,市場總體成交情況并不理想。


進入2010年以來,國際、國內植物油期市演繹“過山車”行情,主要利空因素來自于美國農業部重要報告利空,以及中國央行開始實行偏緊的貨幣調控措施,這對包括大馬棕櫚油市場在內的全球植物油市場構成下行壓力。隨著技術面關鍵支撐位的不斷失守,國內棕櫚油市場淡季偏弱運行的季節性特征顯露無疑,港口分銷商節前仍趨議價銷售的跟盤銷售策略,短期市場有望緩慢步入震蕩筑底階段。

一、大馬棕櫚油市場繼續下挫,國內分銷商議價出貨心態活躍

1月份最后一個交易周里,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油期貨市場跌勢難止,雖然基準4月毛棕油合約止步于2,400令吉/噸震蕩,但市場空頭心態占據主導,部分貿易商對外圍商品市場大豆、原油的快速回落感到不安。2009年12月底迄今,根據船運調查機構發布的消息顯示,來自中國、印度的買盤需求增幅顯著放緩,不過,大馬油棕產量在2010年將整體下滑,加上豆油價格目前仍然高于棕櫚油,這使得BMD毛棕油合約的探底步伐放慢。

相應地,隨著馬盤持續走低,加上春節前后,最大買家之一的中國進口需求將短期減少,這也使得大馬當地出口的挺價意愿再次“松動”。截止到目前,馬來西亞對華出口的24度精煉棕櫚油,2010年2月至3月船期的離岸(FOB)預售報價降為750.0美至757.5美元/噸,周比回落22.5至25.0美元,折算到港完稅成本在6,700至6,750元/噸。

近一周里,中國大商所(DCE)棕櫚油期貨市場,主力1009合約最低探至6,610元/噸,周比回落50個基點,大盤創下近兩個月來的新低。與此同時,國內分提廠、進口商跟盤繼續調低現貨報價、批量議價,高熔點、低熔點的精棕油銷售情況整體低迷,這也使得廠商目前的現貨價格與預售議價已經相差無幾。

二、節前港口庫存高企格局難改,國內棕櫚油市場沉悶氛圍難突破

據悉,國內主要口岸的棕櫚油庫存總量升至40萬噸,比一個月前增加4萬噸-5萬噸左右,這也是歷史同期的較高水平。其中,天津和廣東兩地的庫存之和就高達近30萬噸,其它港口庫存多集中在張家港、福建等口岸地區。與此同時,由于2009年入冬之后,國內大部地區遭遇非典型性的“厄爾尼諾”天氣,低溫、降雪天氣對耐寒性較差的棕櫚油產品銷售造成直接影響,散油摻兌市場的需求降至“冰點”。

2010年,中國進口棕櫚油市場有望保持創紀錄的增長勢頭,不確定性來自于《國家調和油新國標》的最終出臺,以及全球油、籽增產格局之下,豆油等主要植物油與棕櫚油之間的比較關系。中短期來看,春節之前,國內棕櫚油市場無力擺脫需求停滯、庫存高企的基本面運行軌跡,但應密切關注期、現貨市場聯動的震蕩風險。

(永安期貨 黃磊)

免責聲明:投資論壇是世華財訊提供各領域專家共享投資分析與知識交流的專業財經園地。所載資料純屬作者或作者所在機構言論及觀點,世華財訊不予以編審,同時對該資料及因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棕櫚油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