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經濟刺激政策需適時退出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無論是在日前召開的八國集團財長會議上,還是在歐盟成員國領導人會議上,與會各方均表示,有必要在實施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後考慮一套退出策略,以緊跟經濟復甦步伐,鞏固財政。而且,日前美聯儲議息會議儘管作出維持目標利率水平和購買國債力度不變的決定,但從會後聲明中仍可看出,對於通貨膨脹的憂慮逐步顯現。筆者認為,隨著經濟復甦,重點應當轉移至鞏固財政狀況,預防通貨膨脹,同時應把握好經濟刺激政策退出的時機。
經濟復甦任重道遠
近日公佈的一系列數據提醒人們,美國經濟復甦的速度可能不像預計的那麼快。同時,歐盟經濟的現狀並不樂觀。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當前正在全球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加重了全球經濟復甦的威脅,美歐經濟復甦更加任重道遠。
今年以來,美歐等發達國家為防止出現大蕭條,均採取多種措施,大量注資穩定金融市場,刺激經濟復甦。然而,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爆發和不斷蔓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這些努力所取得的成效。一方面,可能扼殺全球經濟復甦的一些苗頭,尤其是美國經濟復甦的苗頭;另一方面延緩全球經濟復甦時間。有專家預測,今年若出現甲型H1N1流感疫情大流行,全球可能要付出3萬億美元成本,隨之而來的是所有國家國內生產總值之和萎縮近5%。
鞏固財政勢在必行
從2008年四季度開始,為應對美國金融危機及其向歐洲的蔓延,美歐國家不惜動用龐大的財政力量,實施經濟刺激計劃,致使財政赤字急劇擴大。時至今日,美歐財政承壓能力面臨極大的考驗,鞏固財政勢在必行。
奧巴馬上任以來,美國的財政赤字累計13000億美元,大約是美國全民收入總值的9.2%,2009財年前8個月財政赤字高達9919億美元,為前一財年同期赤字總額的3倍以上,創歷史最高紀錄。僅今年5月,美國財政赤字就達1897億美元,大大高於前一個月的209億美元。
歐洲情況更有甚於美國。最新數據顯示,歐盟多國預計今年的財政赤字占GDP比例將大大「超限」,即大大超過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中規定的各成員國應把財政赤字控制在佔其GDP3%以下的限制。歐盟委員會曾在今年2月底審查了多個成員國的財政預算情況。調查顯示,今年成員國多數將面臨巨額財政赤字。
退出策略重在時機
促進經濟復甦,需要更多的刺激經濟政策,而政策的關鍵就是減少財政收入和增加財政支出,而政府大幅減收和增支,必定會使財政收支狀況日益惡化。反過來,要鞏固財政,確保財政休養生息,恢復元氣,就需要增收減支,反向運作。就當前而言,這是一對矛盾。那麼,這對矛盾該如何解決?
一般而言,在經濟刺激政策退出時機的把握上,存在一些基本規律,即在已確認本國經濟連續三個月回升之後,經濟刺激政策就可以逐步減輕,而減輕的過程就是逐步退出的過程;在判明經濟已連續六個月回升之後,就可以將刺激經濟政策「全身而退」,甚至可以視物價上漲情況決定貨幣政策方向和力度。據此,目前歐美各國還遠沒有到可以實施刺激經濟政策退出的時候。那麼,在目前繼續鞏固財政的情況下,如何能既不給財政造成太多的麻煩,又能不影響經濟恢復呢?在這方面,中國的一些經驗和做法值得美歐國家借鑒。
此次始於美國次貸危機的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直接影響遠沒有美歐大,而且經濟復甦也早在今年一季度末就初露端倪,而那時,美歐國家還在通過啟動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進一步解救處於危境中的金融和經濟。進入二季度後,中國經濟的復甦程度好於一季度。目前各項指標顯示,中國經濟正處於企穩回升關鍵時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仍決定,繼續貫徹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不動搖。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二季度例會也表示,企穩回升關鍵時期貨幣政策仍繼續適度寬鬆。當然,在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復甦的情況下,財政收入下降、支出增加是確定無疑的,為了能夠鞏固財政,政府除了節儉行政辦公經費開支、加強稅收征管以外,日前對煙產品消費稅政策也作了重大調整,調整了計稅價格,提高了消費稅稅率,對捲煙批發環節還加征了一道從價稅。該政策的調整,不但能增加財政收入,滋養財政,且對經濟復甦也不會產生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有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由此看來,如何在進一步確保經濟復甦這個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給財政不斷減壓並補充「營養」,是今後一個時期美歐國家應認真考慮的問題。
(作者系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銀行業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億 財經茶座
Teahouse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