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冬天還需一把火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北京的大雪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瑞雪兆豐年之類的諺語安慰著為中國經濟V字形復甦奮鬥著的人們。不過,對於消費者,尚需更多打算。
GDP(國內生產總值)、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進出口等數據都在昭示中國經濟的復甦。決策層將「管理通脹預期」納入決策目標。上半年信貸飆升時,經濟學家們就開始擔心通脹,如今似乎已不遠。
通脹對消費者並非好消息,通脹稅和鑄幣稅會削弱居民消費能力。何況,在本輪經濟刺激中,居民收入相對財政收入,比例正在拉大。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0.5%,而上半年實際增長11.2%,而7月、8月和9月財政收入分別上漲10.2%、36.1%和33%。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要目標是打造消費拉動型經濟。很明顯,今年的經濟復甦主要來自於投資的單車獨行。出口雖然正在恢復,但進口恢復速度更快,淨出口對GDP貢獻依然是負。
近期的消費增長頗為可觀,但消費結構有待優化。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升至15.5%,略高於8月15.4%的水平。汽車消費是主要推動力,下半年扣除汽車消費後的消費增速略低於上半年。9月汽車消費同比增速達77%,拉動消費同比增速4個百分點。其他消費同比增速變化不大,而且三季度增速較上半年小幅下降。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從橫向比較看,發達國家人均GDP躍上4000美元過程中,飲食、衣著消費在居民消費中的比重明顯下降,傢俱、家用設備消費下降,住房房租及燃料費用、醫療保健、汽車、交通通訊、休閒娛樂等消費支出明顯增加。其中,與中國消費習慣較接近的日本,在人均GDP從3000美元提高至4000美元過程中,汽車消費支出與交通通訊費用呈跳躍增長。去年中國人均GDP達3267美元,消費結構升級趨勢非常明顯。
今年以來汽車消費占比如此之高,是意味著消費結構快速升級還是消費增速缺乏持續性?
「儘管還未看到汽車消費出現明顯的放緩,但我們認為50%以上的增速水平是難以持續的,而且今年的消費有一部分可能來自於擔心明年購置稅優惠政策取消的提前消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的近期報告指出。
對於消費而言,居民收入的絕對和相對增長,是冬天的一把火。這把火還得燒得更旺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