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寬鬆貨幣政策為全球經濟注入活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2009-07-01 08:42


為應對經濟的衰退形勢,今年以來美歐等西方經濟體中央銀行採取了及其寬鬆的貨幣政策。從目前情況看,寬鬆的貨幣政策對西方經濟體盡快擺脫衰退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同時也孕育著通貨膨脹等風險。近來已有歐美央行高層不斷吹風,一旦全球經濟開始復甦,各央行應該逐步採取「退出策略」。

貨幣政策轉為「量化寬鬆」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6月24日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歷史最低點的零至0.25%區間不變。為應對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美聯儲自2007年9月份開始降息,將基準利率由5.25%降至去年底的零至0.25%區間。

由於利率水平已經趨近零,美聯儲無法通過繼續降息刺激經濟,因而採取了所謂「量化寬鬆」政策。該政策主要是通過購買中、長期債券以向經濟注入基礎貨幣,直接向市場增加一定數量的貨幣供應以應對由於信貸緊縮造成的流動性不足問題。美聯儲計劃在今年年底前購買1.25萬億美元的相關房地產抵押貸款債券和2000億美元的房貸機構債券。美聯儲還計劃在今年秋天之前購買總額3000億美元的國債。


不僅在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在歐洲也大有市場。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去年年初英國英格蘭銀行也開始持續降息,去年10月份歐洲央行也開始連續降息。目前,英國的利率已降至0.5%的歷史最低點;歐元區的利率也降至1%的最低水平。與此同時,日本的短期利率已降至0.5%以下。此外英國央行還決定增加1250億英鎊的貨幣供應量,歐洲央行最近也決定實施該政策,向市場提供600億歐元的貨幣供應。

刺激效果已顯現

與通過調整利率對經濟實施調控相比,「量化寬鬆」政策大量增加貨幣供應量對經濟所能起到的刺激作用應該更迅速,也更直接。

美聯儲6月24日發表的聲明中指出,自4月份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以來,各方面收集到的信息顯示美國經濟下滑速度正在放緩,近幾個月金融市場形勢總體有所改善。受失業上升、家庭財富縮水以及信貸緊張等因素影響,家庭消費仍趨於緊張,但持續顯現出穩定的跡象。雖然企業在削減支出,但存貨過剩的情況有所好轉。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目前美聯儲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穩定的政策階段。在這一過程中,美聯儲將監控已經實施的金融危機應對措施,並將重點關注失業問題。

近期公佈的數據還顯示,歐元區經濟已出現一些好轉跡象。調查機構Markit本週一發表的數據顯示,5月份歐元區工業生產下降的速度繼續放緩。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上升至40.7,比4月份的36.8有所回升,同時也達到了7個月以來的最高點。

開始考慮退出計劃

雖然「量化寬鬆」政策對經濟恢復是一劑速效藥,但該政策長期來看也將對經濟帶來風險,如果處理不當有可能導致通貨膨脹過快上升,從而危及央行貨幣政策的主要長期目標之一——物價穩定。

對於「量化寬鬆」這一非常規貨幣政策可能造成的各種潛在風險,西方央行也已充分認識到並正在就此進行評估。歐洲央行行長特裡謝6月11日在瑞士巴塞爾表示,全球經濟活動已經臨近轉折點,但各大央行不應該放鬆警惕。特裡謝認為,目前全球經濟活動正處在轉折點附近,下滑的速度正在放緩,但各大經濟體都應繼續保持警惕。特裡謝強調,目前各大經濟體為應對經濟危機採取了很多非常舉措,一旦全球經濟開始復甦,各央行應該逐步採取「退出策略」,力保經濟回到「正常」、「可持續」的軌道中。

英國央行也表示,將密切跟蹤「量化寬鬆」政策的效果和影響,尤其關注它對央行的中期通脹目標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經濟學家認為,隨著經濟危機接近尾聲,美聯儲將面臨新的重大政策挑戰。而控制通脹預期進一步升溫將成為美聯儲乃至全球央行下一階段的主要任務。美聯儲官員的關注焦點將從放鬆貨幣政策轉到退出策略上來。雖然美聯儲還不會馬上解除擴張性政策,但政策制定者們已不得不開始謀劃如何在避免通脹的情況下解除擴張性計劃的戰略。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