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中國創投行業借創業板迎來第二春,政府需更多突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


創業板的正式開閘,引爆了中國對創業板十年來所累積的熱情,首日成交額達到219億元,28只新股換手率全部超過86%,如此勝景幾乎可以用「瘋狂」來形容。而對於與創業板的發展關係密切的創業企業和創投機構來說,創業板也為他們開啟了一扇前程似錦的大門。

「就像今年上半年的房價,對創投的整個預期,隨著創業板的推出熱情高漲。而創投業應順勢而為。」德同資本創始合夥人李泉生在10月30日舉行的「第二屆獨墅湖創業投資高峰論壇暨CIFC中國創業投資年會(2009)」上表示,「中國創投行業或將藉著創業板開始迎來第二個春天。」這幾乎成為這次與會官員、專家的共識。

創業板投資需冷靜

在創業板首批上市的28家企業當中,有23家曾獲VC(風險投資)/PE(私募股權投資)投資,其中3家涉及外資VC/PE的投資,2家獲得中外合資的VC/PE的投資。


「現在市場逐漸回暖了,各家投資機構的投資都比去年活躍,明年會有更大的增長,這裡有兩個方面的刺激因素,一個是創業板的推出,帶來了很大的財富效應,第二個是海外上市,如果這兩個月開始的話,這兩個因素都會帶動投資者的積極性。」紐約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楊戈指出,「未來這一年多的時間中,我相信會有一些新的商業模式的公司上市,會帶來新的投資熱點。」

不過,楊戈同時表示,中國創業板的定位目前尚未明晰。英國歐華律師事務所高級律師劉新輝指出:「創業板和主板不同的是有一個直接退市的制度,你可能還沒有ST,就直接出局了。在這麼高的發展預期的前提下,一旦出現問題,這塊的風險是可以想像的。」

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宋軍指出:「相對中小板來說,創業板更像一個『小小板』,它和投資者所期望的市場還有差距。」「我們都需要冷靜。」李泉生說。

政府需要更多突破

「經過十年奮鬥,中國的創業板第一批也只有28家企業上市,資本市場不可能容納所有的創業企業,解決他們的融資問題。所以,一方面引導國內的創業企業走向創新,另一方面使投資機構能在市場上發掘具有創新潛力的企業,為資本市場輸送優質資源。」科技部條財司副司長鄧天佐在論壇上表示。

鄧天佐表示,科技部最近正在就如何推動企業由一般的企業向創新型企業引導的問題和證監會進行探討,並且正在制定一個創新型企業的評價指標體系。目前初步的體系已經建立,並對北京的100多家企業進行了初步評估。

同時,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林哲瑩也在論壇上指出:「創業板是創業投資退出的途徑之一,商務部也正在和證監會積極地協調,希望從政策法規上進一步明示關係,為本地化的外商投資產業進入資本市場清除法律上的障礙。」

「今後我們的關注點有這樣幾個方面:首先,對於外商投資國內企業管理辦法正在制訂,這將大大地便利有限合夥方式的基金進入國內市場,發揮他們的能量。第二,要進一步修改現在的外商創業投資管理規定,這個規定修改的重點是對於基金設立以後的再投資行為能夠給予便利化的措施,即合夥人的辦法可能從備案制走向登記制……最後一項工作,我們要呼籲甚至推動為本土化的創業團隊提供更國際化更市場化的激勵機制,把本土化的人才留在創業的沃土上。」林哲瑩說。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