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主力電廠至今"黑戶"深南電盈利暴增隱憂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經濟觀察報)
淨利潤同比大增48倍。這一次,底氣十足的深圳南山熱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深南電A,代碼000037)近日公佈了三季報。
三季報顯示,深南電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88億元,實現淨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499.40%;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為6.09億元,實現1.07億元的利潤額,同比增幅卻達到了驚人的4838.89%。
儘管財務數據看似漂亮,但還是隱藏不住其營業利潤虧損1.61億元的事實。季報顯示,之所以淨利潤能達到1.68億元,依靠了政府的巨額補貼。而此前四年,深南電獲得的補貼額高達26億元,一度被媒體稱為「資金黑洞」。
另外,本報還獲悉,之所以利潤大增,還得益於其旗下東莞唯美電力有限公司(東莞唯美)前9個月高達1.6億元左右的經營利潤,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公司在其他業務上的虧損,但深南電內部人士稱,這種依托低價燃料獲得的收益只是 「短暫的幸福」,在四季度已不具備延續性。
另一鮮為人知的事實是,深南電旗下包括東莞唯美在內的兩家主力電廠,到目前為止仍是未被國家發改委批准的「黑戶」,其身份前景堪憂。
短暫幸福
在深南電的官方解釋裡,淨利潤大增主要是因為燃料成本大幅度下降及壓縮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告訴本報,除了公司所稱的因素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收到巨額的政府補貼。公司今年1-9月營業外收入高達3.77億元,而同期營業利潤為-1.61億元,這表明政府補貼等營業外收入對公司業績的大漲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即使在深南電內部,這種官方解釋也不大被認同。「前三季度燃料成本大幅度下降只是短暫的幸福,往後再也沒有這種免費的午餐了。」深南電一位內部人士說。
上述內部人士稱,前三季度的盈利一是靠政府補貼,二是靠控股公司東莞唯美的盈利。前三季度東莞唯美買入了大批量發電用的「零擔氣」。在經濟危機爆發前,零擔氣最高價曾達到6.8元每立方米,但受經濟危機影響,美國和日本對零擔氣的需求大幅下降,導致氣價直線下跌。
該人士還告訴記者,一立方米零擔氣可以發5度電,折算下來每度電的成本是0.3元左右,而一度電包括補貼可以拿到9毛多,利潤非常之高。而正式憑藉著如此低廉的發電成本,東莞唯美在前三季度的盈利高達1.6億元。
不過,該人士稱,隨著卡塔爾天然氣的到來和零擔氣價格的上漲,這種好日子已經到頭了。
補貼困局
對於深南電的股民而言,業績上升帶來的好處只落到了部分人頭上。三季報公佈的前一天,深南電逆勢漲停,資金淨流入5123萬元,而此後的5個交易日更是連續上漲。
其實,深南電前三季度盈利並不讓人意外。在最近4年內,雖說營業利潤持續虧損,但最終往往能依靠政府補貼收入來保持微利。
深南電最近幾年的財務報表顯示,從2005年到2008年,公司營業利潤連續4年虧損,虧損額分別為1.08億元、3.95億元、4.1億元、17億元。相對應,2005年到2008年深南電獲得的燃油補貼收入分別為1.18億元、4.46億元、4億元、16.7億元,用以彌補主營業務形成的虧損。4年獲得26億元補貼,深南電一度被媒體形容為「資金黑洞」。
上述深南電內部人士稱,其實,這26億元只是深圳市政府一家的補貼。
該人士告訴記者,去年東莞唯美的發電量是11億千瓦時,補貼收入在3億元-5億元之間,該人士稱,深南電中山的補貼也大致相當,如果算上過去幾年東莞唯美和深南電中山的補貼收入,其總額至少要超過40億元,但這種說法未經證實。
自從半年報深南電高額的補貼收入曝光後,深圳市政府和深南電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據稱,現在深圳市政府不敢給深南電過多的補貼,一是因為輿論壓力大,二是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深圳市政府的財政收入不如往年。
事實上,對於深南電,廣東省和深圳市兩級政府均頗為頭疼。南方電網一高層告訴本報,對於這樣一家依靠燃油和天然氣發電的調峰性電力企業,在高油價的局面下,如果不給予適當的補貼,勢必會經營困難,進而影響電網安全,但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如此補下去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記者獲得的一份2008年3月東莞唯美經營情況報告顯示,當時由於國際油價正處於歷史最高位,唯美的電廠的上網電價是0.62元 (含稅)+0.3元(燃油附加費),即相當於含稅電價0.92元每千瓦時,但其發電成本已高達1.0875元。「按照3月份發電1.2億千瓦時計算,本月公司將虧損1410萬。」
但當時,廣東正處於冰災過後的電荒期,各級政府均要求東莞唯美全力發電,「如果不發電,電廠一個月虧損800萬元,如果發電,虧損的數目將達到1200萬元甚至更多」。
去年6月,廣東省經貿委副主任李向明談到類似於東莞唯美的燃油發電機組所面臨的問題時指出,「受國際油價持續攀高的影響,部分機組由於上網電價沒有落實,發電嚴重虧損,就算已核准上網電價的機組也難以維繼。截至2007年底,累計虧損已達25.67億元,銀行停止貸款,企業已瀕臨破產邊緣」。
黑戶危機
除了備受詬病的高額補貼,深南電更大的尷尬還在於,其旗下的兩家主力電廠深南電中山和東莞唯美仍是不被國家發改委承認的「黑戶」。
東莞唯美2004年10月破土動工的9E電廠如今有兩台18萬千瓦的重油發電機。總投資是12億元,其中銀行貸款9億元。不過,就在各路資本陸續就位時,這個經過廣東省發改委和廣東省經貿委批准的項目,卻面臨著被國家發改委叫停的危險。
2005年5月23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下發了 《關於廣東省電站項目清理及近期建設安排的有關通知》。通知稱,廣東省有10個(深圳市除外)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電站項目、裝機容量共288萬千瓦是 「未經國家批准擅自開工建設的違規建設項目」。
另外,國家發改委還認定,廣東省的這批項目還違反了國家有關燃機技術捆綁招標的規定。當時國家制定捆綁招標政策,一是想盡量壓低進口價格,二是想在引進設備的同時,也能引進相關技術。但當時珠三角各地政府選擇了各自去談。
違規的代價是巨大的。廣東省經貿廳2005年9月的文件顯示:「目前的這批項目上網電價未能得到國家發改委的審批,已投產的處於嚴重虧損狀態,具備投產條件的不能並網。」
儘管在此後的幾年中,為了解決這批電廠的身份問題,廣東有關部門曾多次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報告,但到目前為止,進展不大。但在當時,為了應付日益嚴峻的電荒,廣東省採取了各種措施,給了這批機組臨時上網電價,臨時上網發電。
事實上,由於未得到國家發改委的批准,東莞唯美和深南電中山的電價一直執行由廣東省核准的臨時電價,這給兩家電廠的正常發展埋下了隱患。
就在三季報發佈的當天,深南電的另一則公告也隨之出爐。公告稱:經廣東省政府同意,廣東電網公司與深南電控股子公司深南電(中山)電力有限公司 (下稱深南電中山)和深南電(東莞)唯美電力有限公司所屬電廠的結算電價自2009年9月1日起每千瓦時降低2.3分,降價後結算電價標準統一為每千瓦時0.597元。預計2009年度公司因該結算電價調整將減少利潤730萬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今年下半年公司業績明顯好轉,但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東深圳市廣聚電力投資與第五大流通股股東國網深圳能源發展集團卻分別進行了減持。同時,公司前十大股東之中也沒有出現任何一隻國內基金的身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