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分析〉太陽能大勢所趨 電子大廠當電廠 台達電先跨一步

鉅亨網記者葉小慧 台北


台達電(2308-TW) 在美西開創太陽能電力回售模式(SPPA),正式開啟台灣電子大廠切入能源服務業之路,也為太陽能產業發展掀開新的篇章。

全球石油資源日趨耗竭,各國無不積極尋求新能源,電子大廠認為,能源產業未來最具「錢景」,而太陽能是最重要的方向,因此近年來陸續揮軍加入戰局,台灣除了台達電,鴻海(2317-TW)友達(2409-TW)、台積電(2303-TW)、聯電(2330-TW),塑化大廠台塑(1301-TW)也積極涉入。

太陽能業者指出,大廠投入太陽能產業,都是看上未來電廠營運,能夠將發電回售電網的政府收購商機,但電廠需要土地、資本,乃至長達10年甚至20年的營運服務,這些都不是現階段資本小、現金少的太陽能廠所能負擔得起。

太陽能產業鏈價格低迷不振,加速了電子大廠投入的契機。台達電執行長海英俊表示,台達電的太陽能電力回售模式,是由台達電出資建構太陽能發電系統,合作對象不需任何資本支出,還能大幅降低每月電費,並將多餘電力回售電網。


台達電不僅出資建構,從系統評估、規劃、設計、產品供應到採購、建造,甚至長期電廠營運、電費最佳化、長期管理服務,乃至各級政府的申請、專案財務,統統一手包辦,整合成單一而全方位的解決方案,這是台達電今年初宣示由零組件供應商轉型系統整合商以來,最明確的第一步。

海英俊表示,台達電的SPPA方案適用所有高電價區域市場,由台達電為電廠所有人 (owner),直接利用現有土地和建物,例如停車場、賣場屋頂等。換句話說,這可能是目前看到最具體而三贏的方案,政府希望發展的新能源有所成長,消費者免費使用乾淨能源,電廠持有者不需大資本而能獲利。

此外,台灣大廠投入能源產業,也讓原本以製造出口為主的台灣,開始從代工轉型加值型的服務,如果台灣太陽能產業鏈能藉由大廠,進行整合並建立系統服務模式,台灣產業競爭力,無異是大加把勁。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