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研判2016經濟形勢 超震撼
鉅亨網新聞中心
絕對震撼,這是一場具有高度前瞻性、現實性的演講。馬雲說,經濟形勢相當不好。暴風雨來臨,冒雨不如躲雨!此外,馬雲還談了職業經理人、經濟學家、裁員、組織變革、品位以及戰略與戰術等。
1、企業家是市場上打滾過來的,需要更為勇敢
我在上海市浙江商會的年會上說過,企業家不像職業經理人,是可以培訓出來被教育出來的,他是需要被發現的。所以台上幾位企業家的風格都不一樣。職業經理人與企業家的區別在哪?,我們同樣上山去打野豬,職業經理人看到野豬沒打死,扔下槍就跑了;但企業家看到野豬沒打死,拿出菜刀就沖上去了,可見企業家是市場上打滾過來的,需要更為勇敢。
2、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就是大家都不好
“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家有自己的知覺,企業家需要根據感性和理性做深刻的分析。我先告訴大家一個壞訊息,今年的經濟形勢很不好,而且會持久的不好;但也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就是大家都不好。
經濟形勢好與不好其實跟你沒什?關係,好形勢下爛企業有,壞形勢下好企業也多得是,中國最好的企業絕大部分都不是在好形勢下出來的。我對企業失敗的案例尤其感興趣,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你會發現,80%~90%的好企業都會經歷過三到四次非常殘酷的時代。一家企業沒有經歷過殘酷時代,沒有經歷過內痛,沒有經歷過外鬥,是經不起風浪的。為什?我說現在的經濟形勢不好呢?現在看起來有一系列的因素在影響,美國加息、資本外流、
人民幣貶值、股市震盪、出口負增長、投資乏力、產能過剩、實體不振、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企業家信心不足,霧霾越來越重,反正沒一個人說自己日子好過的。
但大家要記住,改革是不可能在好的時候進行的,改革是被逼出來的,創新也是被逼出來的,到今天這?不好的情況下,改革是到非改不可的時候,可企業家不要希望改革的具體措施會出現在中央政府的下一輪檔案中。
阿里巴巴並不是等到中央政府出個允許做電子商務的檔案才發展起來的,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好公司都不是因為出了份檔案才起來的。甚至於,等到檔案發布指明方向的時候,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候。這個時候企業沖進這個市場,反而死的概率非常大,因此企業家眼光的判斷非常關鍵。
3、陽光燦爛的日子修理屋頂是最重要的
我一直認為,陽光燦爛的日子修理屋頂是最重要的。在企業經濟形勢好收入高的時候,利潤豐厚士氣又高的時候,反而是必須對企業進行改革的時候。每一次局勢越好,我心?壓力越大。壓力越大的不是說明年做多少,而是考慮應該拆掉什?、撤掉什?、關掉什?。
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大家切記冷靜。
有一則寓言,說三個人正好遇上暴風雨,一個人有雨衣、一個人有雨傘,還有一個人既沒雨衣又沒雨傘。有雨衣和雨傘的人仗著有裝備,就在冒著暴風雨繼續行走,結果兩個人都受傷了。而什?都沒有的那個人,只是想辦法找個地方躲雨,等雨停了再繼續出發,反而是那兩個帶雨具的人更晚到達目的地。這個寓言告訴我們,遇到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大家要沈著冷靜。企業家和經濟學家的區別在於,說道理很容易,但動手做起來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企業家要學會理性和感性結合起來考慮問題。
4、如履薄冰的互聯網經濟,要想清楚怎?做
現在都說實體經濟如履薄冰,其實互聯網才是如履薄冰。大家可以想想,實體經濟企業都可以活到幾十年以上,但哪家互聯網公司在中國活過10年以上?在全世界有哪家互聯網公司活躍度超過5年以上?我們今年交了170多億的稅,但明年怎?辦?總有一天,創新會停止下來,如何保持創新?你已經知道天氣不好了,想清楚應該怎?做。
未來5~15個月,經濟的減速會持續。有人說,我們要保持7%。我卻認為這有難度,畢竟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如果總體經濟增速即使是3%~5%,那也意味著有些企業或有些行業的增長照樣是兩位數,也有些企業或行業是負增長,事實上,負增長並不是壞事。做公司的,必須考慮,哪些部門要關掉、哪些部門要整改。未來的5到15年,會是一個持續時間段。因為反腐敗本身就是經歷陣痛的過程,扶貧則是另一個機會。
既然國家下定決心要去做一件事,那就是發展機會所在,因為政治對經濟的影響力在未來15年會越來越弱,市場的力量、企業的力量會越來越強。以前靠土地資源、礦產資源,賣這些東西並不是本事。今後要靠牌照、靠建立在原材料上創造的附加價值,只要企業能夠持久產生價值,才能在市場機制中好好活下來。
5、危機是對CEO能力的考核
今天有許多人說企業活得痛苦,這是為什?呢?一是全球經濟的下滑,二是因為你的組織文化和體制在過去10年還可以活得不錯,但在未來10年,越來越走向市場經濟的時候,機制文化和人才不適應的話,就會死得很慘。我們經常考慮和討論的,就是什?樣的機制什?樣的文化和什?樣的人才,才是未來10年公司發展所需要的。
危機一定會有,危機來的時候,考核的不是員工,而是考核CEO的能力和企業文化能否扛得住。
CEO是具體做什?的?形勢好的時候一定要能夠做判斷:什?事情是不好的,要消滅。形勢不好的時候,要找到好的機會在哪?。這是CEO的首要職責,是領導者必須思考的問題。綜合來說,就是考驗眼光、胸懷和抗擊打能力。其中的“眼光”包括看問題的角度、深度和廣度;“胸懷”則是多接觸年輕人多聽不同意思多開闊思路;抗擊打能力是指多保持樂觀,即使在看清楚困難所在之後仍然能夠保持樂觀。
2012年,阿里巴巴如日中天。做公司預算計劃時,他們來聽我的意見,所有的利潤指標收入都要翻一番。但達到這一工作要求的人員招聘數量要多少?最初做下來的人數預算是8700多個人,我覺得不能接受;第二次做計劃7800個人,我仍然覺得多;最後一次,我拍板說,200個人!結果呢,所有的指標翻一番,人數反而盡減300個人。改革是逼出來的!
6、想要了解市場就要接近年輕人
中國今天巨大的消費風口極其巨大的,這是獨一無二的全球罕見的機會。只有先了解市場,再摸清規律,才有可能起來。大家都說學美國,但美國的東西放到中國來不一定靈。為什?呢,美國人是花明天的錢,中國人是花昨天的錢;美國人是投資很理性、花錢很感性,中國人是投資很感性、花錢很理性。美國人不了解中國,但中國人一天到晚研究美國,反而應該了解自己、了解人性、了解中國市場。
今天最新的東西很多是在電影在電視劇上出現的,現在了解市場必須在一線了解年輕人的消費口子,接近年輕人就對了。“雙十一”期間70%的商家是新實體,這些企業在3年前都沒聽說過,這些企業完全按照新新人類的消費需求出現的。所以不是實體不行了,是你的實體不行了;不是零售不行了,而是你們家的零售不行了。
7、企業應考慮如何解決明天的問題
前面提到反腐敗和消滅貧窮是機遇,我們必須看清楚這兩個巨大的機會。因為改革開放,我們只花了30年就回到世界經濟體的一線陣營。市場壓力倒逼改革的機會是存在的,但不要盲目等待改革,自己先在企業中進行改革,創造改革。
第一次技術革命釋放的是人的力量;第二次是釋放了人的持久發展能力。技術革命帶來的是公司,這一次技術革命帶來的現象是,農民和低收入人群的手機普及率達到90%,人類在進入互聯網時代幾十年的數據收集資訊沈澱,已經超過過去幾千年的收集總匯,這一次很可怕,帶來的是智慧的變化、是人腦的變化。生物科技、大數據、雲計算、人類健康要求。在DT時代,所有的企業都是透明的、都是分享的,所有的企業都必須與眾不同。如果不是一個一切以消費者為驅動,圍繞著消費者需求去轉的企業,很難生存下去。
未來世界不會建立在規模經濟、權勢和金錢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知識、智慧和創新的基礎上,任何東西有前瞻性才有意義。今天許多企業爭取解決的是今天的問題、昨天的問題,而不是考慮如何解決明天的問題。我希望大家能夠站在前瞻性這個角度去思考,假設你在10年前,有什?事讓你覺得做了會不一樣,那?同樣的,如今企業必須去做什?事情,才能在10年以後活很更好。
8、學會放棄,該淘汰的就要淘汰幹凈
有什?、要什?、需要什?,企業到一定程度必須學會放棄。在不好的形勢下,人人都是平等的。以前要憑關係,現在是憑眼光。每個企業不要去總結外部政策有什?不對,而是要總結自己有什?地方做得不對,然後把該淘汰的東西一定要淘汰幹凈。困難時期冷靜定位,這個做起來是不容易,哪幾個部門業績最好,然後把資源往這些部門傾斜,該關的就真關,希望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觀感,想清楚痛點在哪?。有痛點並不一定是壞事,只要想清楚怎?度過。南泥灣開荒,在這種形勢下好好守住自己的幾畝地,慢慢耕作。
四件事情請大家永遠堅持:一、不行賄;二、不逃稅;三、不欠薪;四、不侵權。這”四不“是我們的底線,這樣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行業準則。
最後我提個建議,乘這個機會,浙商多學習多思考多走出去,投資自己。我在2015年基本上沒停下來,大家以為我在宣傳什?,其實不是,我是在思考在學習,看全球的企業在做什?,可能並不一定會做成什?生意,但是對大家是有幫助的,一定要有世界觀。未來的企業一定是有全球意識的,而且未來的企業一定是有擔當的。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