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熱錢重新擁抱新興市場 專家:高報酬伴隨高風險 還需謹慎評估

鉅亨網李家如 綜合外電


隨著看好景氣即將復甦的聲浪越來越高,尤其被看好將比美國及歐洲早一步復甦的新興市場,更成了投資新標的,全球市場資金紛紛湧入。不過專家提醒,新興市場不確定性相當高,雖然報酬率可觀,但潛在的風險也是投資時不能忽視的項目。

Adviser Investments 首席策略師 Jim Lowell 表示,從該公司的 6 月淨利分析來看,新興市場是接下來最有可能大舉獲利的地方,例如通膨保值債券的 iShares 巴克萊通膨債券 ETF (TIP-US),到國內外持續走強的中小型股,都提供廣大的獲利機會。

但 Jim Lowell 也提到,在他所得到的具體分析圖表中,有某些領域顯得特別突出。例如與能源有關的題材─由 Van Eck Global 公司管理的煤礦指數 ETF:Market Vectors-Coal ETF(KOL-US),以及原油期貨合約價格的ETF 基金,如石油美國 12 月石油基金 (US 12 Month Fund;USL-US) 等。從它們的走勢可以看出,接下來投資獲利的主力將會在新興市場。

從紀錄上看來,新興市場在 6 月有相當穩健和持續增長的趨勢,但目前尚未引起廣大投資人的注意。


《MarketWatch》報導,由於投資人風險趨避意識下滑,許多人為了追求潛在獲利,大量資金在幾周以來紛紛流入新興市場的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 與共同基金。

但簡單來說,新興市場的社會與政治經常出現動盪不安,因此風險比外國和美國市場還要大的多,需要有強而有力的規範來約束。

去年 S&P 500 指數下滑 35%、已設立的海外市場指數下跌 43% 時,MSCI新興市場指數則下跌 53%。另一方面,在 2007 年 EAFE 指數上揚 11% 和 S&P 500指數上揚 5.5% 時,新興市場指數則是勁揚 40%。

不過,並非所有新興經濟體皆處於一樣的平等地位,例如拉丁美洲傳統的貿易型態是以出口為主,如出口石油等資源。但其中的巴西出口的產業基礎多元分布在農、礦與機器設備,其多元的經濟結構與內需成長能使該國在全球經濟中站穩腳步,也能減少美國經濟不振對其所造成的影響。

iShares MSCI 巴西指數(EWZ-US)是以持有材料與能源為大宗,這兩種跌幅都已將近一半,但它所投資的金融、公營事業、大宗消費類品股與電信等領域,可以分散該基金投資能源比例太高的風險。

Adviser Investments 首席策略師 Jim Lowell 指出,亞洲是範圍相當廣大且區別性很強的市場,全球經濟成長和美國消費能力復甦與否,將會是影響這些地區當前和未來收益的關鍵。雖然市面上有指數股票型基金(ETF) 包含這些單一國家,但 Jim Lowell 指出,南韓和台灣的這兩國科技產業發達,是投資基金的最佳選擇。

他推薦如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的 SPDR 高科技指數基金,其持股的前 5 大個股為美國最大電信業者 AT&T (T-US)、微軟 (MSFT-US)、思科系統公司 (Cisco System;CSCO-US)、IBM (IBM-US) 和蘋果 (AAPL-US)。

投資香港的話,仍然是以區域商業房地產為主,至於印度市場走勢目前較全球市場相對強勢,因此還需暫且保持觀望態度。而中國的商業活動仍舊對整體經濟有多重的影響,因此 Jim Lowell 說他會選擇購買。

對投機客而言,他會建議這些人選擇金龍沃特 USX中國指數基金 (PGJ -US),其誕生於 2004 年 12 月9 日,主要投資於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市場價值為 2.68 億美元,平均每日交易量約為 25 萬股,費率為 0.70%,有關資訊科技的持股為 25.3%,能源部分為 18.3%,電信服務部分為 12.5%。

不過 Jim Lowell 表示,他更喜歡新華富時中國 25 指數基金 (FXI-US),因為它投資的金融部位較多,佔了整體持股的 45.9%,而金龍沃特 USX 中國指數基金包含的金融股成分僅佔 5.8%。另外,新華富時中國 25 指數基金主要投資了 25 支中國最好的股票,而金龍沃特 USX 中國指數基金投資的股票則超過 100 支。

在新興歐洲部分,俄羅斯主要以選擇石油為主,而其他從埃及、土耳其到捷克共和國等國家,則是以電信、無線通訊和一些金融股為主。中東方面,主要以石油為主,但基礎設施和資金也都存在。以色列方面,則以科技、生物技術和國防為主要選擇。至於非洲方面,南非主要是以金屬、礦業和黃金為主,尼日利亞則是以石油為主。

Jim Lowell 表示,他會選擇以資產淨值出售的富達的新興「歐非中東」基金,其經理人 Adam Kutas 自 2008年 5 月出任主持該基金以來,鎖定於能源、金屬和採礦等領域,主要以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黃金相關商品,以及電信、消費必需品、工業、醫療保健和金融為主,而這正是大多分析師不敢投入的領域。

雖然投資上述基金需要相當大的勇氣,也可能帶來極大的投資報酬率,不過 Jim Lowell 還是建議,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投資人若忽略潛在的危機風險,就很容易遭受莫大的損失,因此還是要謹慎為先。

文章標籤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