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投行虧本撐三板

鉅亨網新聞中心


由于看好新三板擴容后的前景,不少券商投行仍在苦苦支撐。有投行人士指出,由于券商現階段不賺錢,面對現實的壓力,已有部分券商撐不下去,而不得不暫時告別新三板市場。

據證券時報11月30日報道,交易不活躍、市場規模較小、轉板機制尚待明確等現狀,令券商投行在新三板市場上陷入成本過高、項目有限、轉板不流暢等三大困境。但由于看好新三板擴容后的前景,不少券商投行仍在苦苦支撐。

“目前券商在新三板市場上經紀業務幾乎沒有收入,投行則基本上是虧錢在做項目。”上海地區某上市券商股份代辦總經理表示。

據了解,目前券商推薦一家企業在系統內掛牌,可獲得推薦費30-50萬元,但文件材料的準備、人力物力等所耗成本與所得費用合計后,券商幾乎鮮有利潤。另據了解,地方政府為鼓勵企業“登陸”新三板,一般會給予企業30-50萬元的補貼,而企業通常會把政府的補貼轉給券商。但投行人士表示,補貼只是杯水車薪,券商還需負責企業年報等信息披露工作,總體算下來仍然入不敷出。


上海地區某券商投行總經理表示,目前新三板市場項目的收入并沒達到預期。據了解,券商推薦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所所做的工作與保薦企業上市類似,但收入卻只有30-50萬元,不到創業板項目收入的1/15。

券商面臨的另一考驗是目前新三板市場項目資源幾乎全部集中在中關村,可供選擇的項目資源很有限。“一般條件好點的企業都希望直奔創業板而不愿上三板,條件稍差的企業我們又不愿意輕易推薦。”某大型券商投行總經理說。

據了解,推薦企業在新三板市場掛牌,券商必須負責對企業的信息披露工作進行指導與審查。業內人士表示,勉強推薦條件不成熟的企業在新三板市場掛牌于券商而言,等于終身做服務卻沒有收益,券商自然不愿考慮。

此外,新三板市場的制度仍有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由于轉板機制尚未建立,因此新三板市場目前仍然無法與創業板等場內市場有效對接。例如,近期在創業板上市的原新三板企業世紀瑞爾,其選擇的路徑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轉板流程,而是先在新三板市場終止掛牌,然后重新申請創業板IPO并通過審核,手續非常繁瑣。

西部地區某大型券商股份代辦總經理認為,由于新三板暫無“保送”機制,一方面很難吸引到優秀的企業到新三板市場掛牌,另一方面也影響了券商的積極性。“目前我們只有一個項目小組在做新三板,如果新三板能擴大到全國范圍,我們肯定要成立專門的部門去做。”某大型券商投行總經理告訴記者。

有投行人士指出,由于券商現階段不賺錢,面對現實的壓力,已有部分券商撐不下去,而不得不暫時告別新三板市場。“我們曾經成立專門的股份轉讓代辦小組,在深圳高新區專門輔導園區內企業上市,但最近由于效益問題項目組已經停掉了。”深圳某券商投行負責人說。

(嵇南濤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