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市場短期內有望保持強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國際期貨分析師認為,盡管宏觀調控預期仍令油市承壓,但原油受季節性需求增長預期等因素支撐及滬油在現貨價格高漲的影響下,油市短期內有望保持強勢。
期貨日報3月30日消息,3月份隨著人民幣升值呼聲的高漲,以及全球貨幣體系發展方向的錯綜復雜,原油作為全球金融市場保值工具,其作用表現得更加明顯。而燃料油在同期與多數國內商品相比,價格更顯穩定。中國國際期貨分析師劉亞琴認為,在金融環境具有較多不確定性變化的情況下,能源市場似有牛抬頭的跡象。
國際原油價格表現堅挺與多重因素有關
首先,原油價格堅挺與全球貨幣匯率不穩定有關。無論目前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上升或上降,原油作為最具備金融及商品雙重屬性的一次性資源對投資者而言都具有足夠的吸引力。目前看,油價的回調空間已經不大。在歐元、美元、日圓及人民幣匯率變化均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原油的保值功能在逐步加強。對于一般投資者而言,對原油的多頭保值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希臘債務危機以及中美貿易不平衡等多重困擾。目前不少商品價格已經回到金融危機前高點附近,如橡膠、白糖、棉花等,而原油價格距離前147美元/桶的高位仍具有較大差距。80美元/桶的原油價格相對應全球新發行的貨幣以及危機后的全球經濟復蘇,稱其為泡沫為時尚早。從長期來看,在所有商品里具備最好基本面的原油在全球貨幣市場不穩定之時仍然對投機多頭具有吸引力。
其次,原油價格堅挺與需求改善有關。全球經濟復蘇中需求增長的絕大部分來自新興市場。發達國家在需求上不能有效支持原油價格之后,發展中國家順利地接下這一棒。發展中國家強勁增長的生產加工板塊和運輸板塊使得石油的需求獲得支撐,也使得原油價格經過2009年流動性沖擊反彈后,與實際需求增長相結合,找到實際下游消費的承接點。
全球原油整體需求除了來自于經濟復蘇外,季節性需求增長也是目前關注的利多因素。通常五六月份之后,中國、美國氣溫上升,汽油消費也會隨之增加。這是NYMEX原油在上半年度經常保持強勢的主要原因。從全球OECD石油庫存情況來看,庫存已經處于下降通道。美國石油庫存方面,原油庫存因為開工率較低有所增長,汽油庫存如往年規律大幅度下降。進入到4月份,恰是提前炒作季節性利多題材的好時機。即便遭遇貨幣政策調整而出現油價回落,但幅度往往有限,且回落消化利空后,價格更易上行。
當然也要注意到,在實際需求承受的基礎上,原油價格具備一定的張力,即繼續上升的空間。尤其原油在上半年度通常價格重心趨于上行,但在全球原油的實際需求上升仍然具有不穩定性的情況下,過度期待原油價格的上漲空間亦不可取。
國內燃油上漲過程中仍存有阻力
燃油價格上漲過程中面臨來自金融方面的壓力。國內燃料油相對于外盤原油面臨更多的匯率以及利率壓力。一方面,人民幣升值盡管被中國暫時拒絕,但仍然承受了較大的壓力。中國目前實施出口強制回購機制,以出口和外匯增加為基礎保持人民幣的流動性。人民幣匯率在國際壓力下可能在適當時機出現一定的調整。對國內商品而言,一方面,其價格上漲受到了匯率壓制;另一方面,國內通脹壓力也使得央行在年內使用貨幣緊縮工具的可能性增大。這是制約燃料油價格大幅上行的不利的雙重金融環境。
現貨需求方面,目前國內燃料油產量仍比較有限,市場仍將處于供需關系緊張的局面,價格松動空間不大。國內燃料油的來源與品質與以往產生較大改變,在消費稅征收之前,國內進口直餾燃料油180cst仍貨源較多。但征收之后,國內燃料油進口成本大幅度上升,大部分下游消費企業開始使用國內混調燃料油。由渣油與一些非標柴油混調后的燃料油雖然品質上較以往的進口燃料油下降,但仍能勉強使用。且由于國內資源相對有限,社會庫存及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庫存均在近月開始呈下降趨勢。國內調油成本的增高,是支持國內現貨及期貨價格堅挺的一個主要因素。不過國內進口資源的減少,也導致了新加坡燃料油需求的減少。新加坡燃油市場缺乏中國市場支撐后庫存處于高位。尤其3月份380cst燃料油貨源非常充裕,擠壓新加坡燃料油180cst價格,導致國內現貨價格與新加坡進口180燃料油的倒掛幅度迅速拉近。價差由年初的500至600元/噸,縮窄至200-300元/噸,受到國內貿易商的關注。一旦國內燃料油價格過快上升,或人民幣匯率上升繼續拉近價差,進口燃料油的到岸將直接對國內燃料油價格形成壓制。
整體而言,由于近期遭遇政策性調整原油價格出現回調的可能性仍然具備,但可能表現為短期調整行為。季節性的需求增長預期以及金融市場的錯綜復雜仍有望使得投機基金繼續青睞于原油期貨。上海燃料油期貨價格兩頭受夾,一方面上游成本走高支撐國內現貨價格,另一方面與新加坡進口油價格拉近后,制約了國內燃料油上漲空間。國內燃料油價格強勢格局有望保持,但上行空間僅依賴國內基本面支撐難以大幅展開。
(田莉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