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西安:科技資源統籌提速快跑 產業聯盟活力四射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種集聚的能量正在古都西安快速涌動,悄然釋放。長期以來中央和地方、軍工與民用、高校院所與企業的分散、分隔、分離的科技資源正朝城市創新內核集聚,開始加速對接、深化匹配、集成互動。一場眾目聚焦的科技資源統籌之戰,已然打響。

“速度”

合力提速科技統籌

豐富的科技資源,讓西安市具有得天獨厚的創新稟賦。然而,長期以來科技資源的“二元結構”,產學研結合不緊密,投融資市場不活躍等問題,制約了西安市創新潛力的釋放。2009年6月,國家《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建設以西安為中心的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曾經長期困擾當地發展的“經濟實力與科教資源不匹配”的“西安現象”開始破題。


展開西安市的產業規劃圖:以高新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產業功能區,以經開區、渭北工業產業聚集區為核心的先進制造業功能區,以曲江新區、臨潼為核心的文化旅游產業功能區,以中心城區、浐灞生態區、國際港務區、灃東新城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功能區……隨著各功能區的不斷建立完善,對科技資源統籌的訴求也日趨強烈。

一面是科技要素的內在張力,一面是產業發展的外部引力,合力之下形成了西安市科技資源統籌的強勁驅動。

“一個城市要做大做強,產業創新是當務之急。對于西安而言,謀求產業發展,首先必須面對的命題就是要建立與國際化大都市發展相適應的創新體系。”西安市科技局局長問向榮說,“建立這一體系的關鍵就是要讓固化的科技資源活起來,讓靜止的科技資源動起來,讓分隔的科技資源聚起來。”

近年來,西安市緊抓推進西部大開發和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等重大機遇,通過建設完善服務平臺、加快西安科技大市場建設、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創新科技金融合作模式、加快推進產業園區先行先試等措施,進一步提速西安市科技資源統籌步伐。

“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節奏加快了!”西北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于忠敏銳地感受到了近年來西安市科技資源統籌的速度。以成熟技術的集成創新和加速成果轉化為目標,該院在“十一五”期間新成立企業17家,啟動實施的產業化項目累計實現產值總額30.3億元。

“動感”

大市場的激活效應

已經“下狠心”讓凝聚自己多年心血的三項專利“胎死腹中”的王躍初怎么也沒想到,這三項專利會通過西安科技大市場的包裝、推介,賣出2000萬元的高價。

2011年4月啟動運行的西安科技大市場,是面向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公共基礎服務和科技資源共享交易市場化公益性平臺,目前由西安科技資源信息網和科技大市場服務大廳“一網一廳”構成。

“如果將科技資源比作蔬菜,我們既不種菜,也不賣菜,而是送菜。”西安科技大市場負責人張偉國的一個比喻呈現出科技大市場建立伊始就非常清晰的功能定位。

張偉國介紹,目前,西安科技大市場網絡平臺已匯集各類科技組織6558家,行業專家4332人,科技成果6368項。2011年,西安科技大市場完成技術交易額99.07億元,實現大型設備共享2007臺套,兌現技術交易補貼資金2012萬元、設備共享補貼獎勵547萬元。

科技資源集聚流動樞紐的功能定位,要求西安科技大市場不單要做到集合輸送科技資源,更須在統籌的過程中,培育放大科技資源效能,簡言之,不僅要數量聚集,而且要通過功能創新實現價值提升。

西安科技大市場的科技創新政策聯絡員機制就是這種“聚集”和“提升”雙層功用的突出體現。針對很多企業對國家和省、市各個行業創新扶持政策不了解的情況,西安科技大市場通過在企業中培訓政策聯絡員,一方面讓企業及時了解政策資源以借力,一方面又通過他們及時收集企業的動態信息,科技大市場與企業之間的互動關系更加緊密。

“資源整合是大勢所趨。現在進行技術研發,單打獨斗絕對不行,必須要有開放合作意識。因此,西安科技大市場對于我們這些研究院所而言,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民品發展部部長周繼華說。

盡管仍處于起步階段,西安科技大市場的服務品牌效應已經凸顯,累計接待各類參觀考察團組76場,參觀人數1267人次,網絡平臺瀏覽量突破55萬次。“優質服務是可持續發展的法寶。”張偉國說。

“生命”

產業聯盟活力四射

以統籌科技資源改革試點為契機,西安在石油服務、電子電力、物聯網、創業投資等14個重點特色產業領域相繼建立產業聯盟,包含了650多家企業和高校院所。2010年,西安市產業聯盟各企業共實現銷售收入340億元。

“一定要打造有生命的聯盟。”陜西省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柴杰說。如何才能讓聯盟有“生命”?西安市進行了一系列積極探索:組織聯盟以產業鏈合作為紐帶,申報實施國家和省市的重大技術創新項目……通過多項舉措,聯盟內的創新要素得到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共同推動了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在聯盟內部,我們獲得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優勢資源,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西安威盛電子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林介紹,“比如聯盟組織的企業聯合招聘就降低了我們的人才招聘成本。”

“聯盟的優勢在于,作為整體的聯盟企業更容易被關注,同等條件下能夠得到更多機會。此外,在聯盟內部,大企業的需求將成為小企業發展的動力,很容易連接成一個強韌的發展鏈條。”柴杰說。

此外,通過創新科技金融合作模式,西安市進一步激活了產業聯盟及其他創新主體的“生命基因”:出臺《西安市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方案》,設立1000萬元的財政科技信貸風險補償引導資金,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同時,西安市正計劃通過西安高新區、曲江新區共建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將現代科技因子全方位滲入千年古都的歷史文化沃土中,進一步釋放科技助力文化產業發展的引擎作用。

全方位、多維度的科技資源統籌之戰,正讓這座創新城市生機律動。

文章標籤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