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號轉網動了誰的奶酪
鉅亨網新聞中心
11月22日零時,按照工信部的通知,天津和海南兩地的試驗性攜號轉網正式商用,這意味著,這兩地的手機用戶無需更改自己的手機號碼就能自由更換運營商。
海南通信管理局在通知中稱,攜號轉網的試驗時間為6個月,必要時可根據情況另行調整。在試驗期間,移動網用戶可在攜入運營商營業廳免費申請使用攜號轉網業務。而試驗期間已經完成號碼攜帶的用戶,試驗結束后,可繼續享受攜轉后所在網絡的服務。
這是一個小心維持平衡的變革,工信部在扶持弱勢運營商中國聯通(600050.SH)、中國電信(0728.HK)的同時,仍試圖去維護中國移動(0941.HK)采用的民族3G標準。
扶弱與維護民族3G的平衡
從11月22日天津和海南兩地的攜號轉網的實施情況來看,本次試點的兩地分兩個不同的攜號轉網政策來走。
其中天津實行的為雙向轉網政策,而海南實行的為單向轉網政策。從海南實行的單向轉網政策中可以看出,工信部在扶持弱勢運營商的同時,維護民族3G標準健康發展的意圖尤為明顯。
海南實行的單向轉網政策為:中國移動2G 用戶可單向攜號轉網到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2G 用戶、3G用戶可以攜帶號碼轉移到中國移動TD-SCDMA 網;中國移動TD-SCDMA 專用號段157/188 用戶不能攜帶到其他網絡。
從海南實行的這一單向轉網政策可以看出:攜號轉網期間中國移動的2G用戶只有轉出而沒有轉入,而中國移動的3G用戶卻只有轉入沒有轉出。
從三家運營商相繼公布的2010年10月份運營數據來看,截止到10月份,中國移動用戶總數為5.75億,其中在網TD用戶總數為1698.1萬戶;中國電信CDMA用戶總數為8551萬戶,其3G用戶數未單獨向外公布;中國聯通的2G用戶總數累計超過1.52億戶,其3G用戶累積達到約1165.6萬戶。
三家運營商公布的10月份運營數據表明,在中國的移動網用戶上,中國移動一家獨大主要體現在2G用戶的絕對市場占有率上,這次實行的攜號轉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來爭奪移動的2G用戶。
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稱:“攜號轉網的推出非常有利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越長期,隨著聯通和電信網絡質量的提升,這種利好越是明顯。”
“不僅是海南采取了單向的號碼可攜帶,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之間不能互相轉網的安排,保護了聯通和電信之間為爭奪客戶打價格戰的風險。”中金公司在研究報告中這樣表示。
而在3G用戶上,中國聯通因為在網絡質量和移動終端上占有絕對的優勢,加上9月份新推出的“iPhone 4合約計劃”,使得聯通的10月份3G新增用戶數再創新高,達到110.2萬戶。面對聯通“沃3G”的強勢,此次攜號轉網政策限制了TD用戶的轉出,維護了民族3G標準健康發展。
加劇運營商市場競爭
根據三大運營商公布的用戶數據顯示,2010年10月國內的移動通信用戶總數達到8.25億,比上月用戶數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16.5%,環比增長率比上月略低0.1個百分點,同比增長率比上月略低0.2個百分點。鑒于移動通信用戶總數的基數已經比較高,而滲透率已經達到一定程度,未來總用戶數,尤其是2G用戶增長率的趨緩是長期趨勢。
在移動用戶增長趨緩的前提下,攜號轉網政策的實行,可以刺激三家運營商之間的競爭,通過提高網絡和服務質量來爭奪用戶。
在攜號轉網前夕,天津移動方面已經推出網內2G用戶贈話費活動,贈送額度為20至100元。不過,享有該贈送要求用戶2011年12月31日前不能轉網。這顯然是天津移動為挽留用戶而出的招數。
中國聯通相關人士透露,其他運營商的用戶在辦理轉入聯通網絡之后,可以申請iPhone 4的購機和入網,而且為了配合攜號轉網的啟動,聯通方面將優先保障iPhone 4在天津和海南兩地的供應。
為了配合攜號轉網,海南電信通過固話、寬帶與移動業務的融合,讓客戶獲得全業務的優質服務,真正得到便利和實惠。在攜號轉網活動期間,憑3G手機購機券可購買活動指定不同款式、功能齊全的天翼終端,在幫助用戶攜號轉網的同時,充分解決用戶轉網后手機終端不兼容的問題。
在攜號轉網初期,三家運營商在資費、終端和服務上頻頻出招來爭奪用戶;而從長期來看,三家運營商要想在用戶大戰中獲勝,靠的還是完善的移動網絡覆蓋率和優質的通信質量。三家運營商在基站擴建和網絡優化上的加大投入必定帶動相關網絡設備產業的加速發展。
強弱格局短期仍難撼動
從理論上講,目前實行的攜號轉網政策確實能夠削弱主導運營商的優勢地位,為弱勢運營商提供更大的市場和發展空間,從而達到平衡電信市場局勢,打破壟斷的目的。但在實際操作上,還是有很大難度。
首先,攜號轉網只是不需要更換手機號碼,但并不意味著轉換成本完全為零,比如轉網客戶原有存入的電話費將會被清零、辦理轉網需要時間和程序等。根據國外攜號轉網的經驗,用戶帶號轉網所需的時間(及成本)是帶號轉網政策能否促進市場競爭的關鍵所在。但是,除法國、英國、西班牙等國情況稍好外,在大多數國家,運營商辦理攜號轉網的時間仍然過長,這削弱了攜號轉網政策的效果。
其次,轉網往往先由強勢運營商向弱勢運營商轉移,比如中國移動的資費普遍高于中國聯通,所以會在短期出現用戶流出的現象。但是這種流出這并不意味著強弱運營商之間的競爭差距消失,長期而言運營商的服務水平等綜合因素才是真正的關鍵,所以并不會出現企業地位的巨變。
從全球來看,攜號轉網政策在很多國家已經施行,操作過程當中有一個基本的經驗或者結論:攜號轉網政策實行后,剛開始期望很高,但真正實行的結果是用戶轉網比例不超過5%,大部分是1%和2%的用戶。
攜號轉網業務能夠優化移動運營商競爭,但是這并非是一個顛覆性的政策改變。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肖毅敏對《證券市場周刊》表示,“中國電信業現在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必須引入多元化投資主體,形成有效競爭。這個問題不解決,中國電信業改革就不能深入,電信市場的有效競爭問題就永遠不能解決。”
而英國電信也在不久前呼吁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電信市場。
工信部電信管理局副局長劉杰表示,攜號轉網可讓用戶在不改變手機號碼的情況下自由更換運營商,工信部將密切關注運營商服務狀況,并根據測試進程,適時向全國推出這項業務。攜號轉網作為電信重組后,國家為打破市場壟斷格局,促進國內電信市場健康發展的又一調控利器。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