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中期上漲趨勢不改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期國內通脹顯性化引發緊縮預期,央行頻頻出手收緊銀根,對于農產品期貨市場而言,宏觀政策面的因素近期將主導市場走向。但是中國需求持續增加、美國期末庫存處于低位、加之南美天氣的不確定性使得油脂中期上漲趨勢不變。
美豆期末庫存將繼續下降
美國農業部在11月公布的最新油籽油料供需平衡表中下調美豆期末庫存至1.85億蒲式耳,利多未來的豆類市場。截至11月19日,本年度美豆累計檢驗出口4.99435億蒲式耳,去年同期為4.42639億蒲式耳,這足以支撐美國舊作大豆在高位運行。由于本年度中國進口需求持續強勁,目前有業內分析師認為,美國2010/2011年度大豆庫存應該在1.5億蒲式耳水平,但只是USDA不會在2011年之前將這一數據公布。
拉尼娜現象后續發展決定南美產量
近期南美大豆主產區再度受到拉尼娜現象影響。巴西整體播種暫時順利,目前完成大豆播種61%。但由于降雨不足,阿根廷大豆播種有所放緩,主要播種地區幾乎陷入停滯狀態。目前阿根廷天氣仍然較為干燥,并有消息稱部分地區農民停止大豆播種,等待降雨。此前阿根廷農業部預估本年度大豆產量5200萬噸,較上年略低,但如果近期天氣仍不理想,很可能進一步影響單產及產量。2008年出現的拉尼娜現象曾使得巴西單產同比降低7%,阿根廷單產同比降低29%。如果拉尼娜天氣再度發威,南美將再次進入天氣市炒作,也會為后期美豆重新回升提供支撐。
進口成本支撐豆油價格
國內大豆及豆油價格與際市場高度接軌,美豆價格高企令國內油脂生產成本難有下降空間,豆油價格沖高也就在所難免。近期國內豆油價格上漲就是成本輸入型上漲。隨著期貨價格暴跌,進口成本也急速回落,但仍處于較高位置,南美12月船期豆油折合到港完稅成本9766.8元/噸。進口成本支撐下,豆油價格跌幅有限。
經估算,2010/2011年度國內豆油月度庫存消費比將低于上年,尤其是今年10月至2011年年中。強勁的消費增長凸顯國內豆油供不應求,豆油現貨價格預計將逐步回升。
國儲拍賣暫時抑制油脂價格上漲
中國因素近期是主導國內外豆類盤面走勢的焦點。央行在10天內連續兩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政策密度年內少見,足見回收流動性是當前貨幣政策重點。面對本輪農產品價格輪番上漲,輸入型通脹壓力凸顯,國家出臺一系列措施,包括加息、上調準備金率、釋放儲備物資等。短期內國內豆類市場仍將以消化政策利空消息為主。
上周國家第二次拍賣2009年產10萬噸四級菜籽油,并在黑龍江地區拍賣24.6萬噸大豆。本年度菜籽減產,全球菜油供應緊張,加之黑龍江大豆產區農民惜售心理較重,且當地降雪影響運輸,本次拋儲菜籽油和大豆量較小,預計對市場價格影響較小。目前國儲菜油庫存200萬噸左右,入庫成本在8600—8700元/噸,豆油庫存140萬噸,入庫成本在8000元/噸左右,庫存量較小,入庫成本較高。從11月22日當周開始,國家會在地方拋售部分臨時儲備油脂,主要針對小包裝油市場。但拍賣的儲備植物油后期仍需再補充入庫,會從市場回購或通過進口補充,屆時將助推價格恢復上漲。
總結與操作策略
宏觀層面上,中國通貨膨脹顯性化,政府調控措施增強,短期市場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期市調整暫時不會結束。南美天氣的不確定性使得2010/2011年度世界大豆供應存疑,美國大豆價格長期仍將維持高位,必然傳導至下游的豆油,加之中國不斷增長的油脂消費需求,供需層面上也支持油脂價格上行。因此,筆者維持油脂中期看漲的觀點。
盤面上,豆油主力Y1109會繼續在8800—9700元/噸之間整固,振蕩時間可能持續1個月左右。待系統性風險減弱,豆油價格將企穩,預計春節前可能挑戰前期高點。對于銷售型貿易企業,不建議進行操作,可隨行就市;食品加工等耗油企業可以逢低適度參與買保;而對于普通投資者,建議在9150—9550元/噸的小區間內采用低吸高拋,掌握好節奏,短線區間操作,合理安排倉位,設置止損以控制風險。
(銀河期貨 于少鋒)
(王德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