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點評商業銀行資產質量數據:信用風險仍然承壓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2-16 17:56
一、2015年不良貸款增速較快,季度增幅呈回落態勢
2015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延續近年來較快增長態勢。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15年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2744億元,不良貸款率1.67%,撥備覆蓋率181.18%,貸款撥備率3.03%。總體來看,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水平與國際同業相比仍處於相對低位,且資產質量情況與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宏觀環境相匹配,整體穩定可控。
全年企業不良貸款增長繼續主導了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的變化趨勢,余額共增長4318億元,比2014年多增1813億元;不良貸款率則較2014年末上升0.42個百分點至1.67%。同時,關注類貸款也大幅增長7869億至28854億元,占比達3.79%,繼續創近年來的新高。雖然不良貸款總體增長較快,且各季度不良增幅均明顯高於往年同期水平,但在一季度出現1399億的增幅高點后,不良增長開始逐季回落,至四季度僅比去年同期多增124億,顯示在商業銀行進一步加大不良貸款的處置和化解力度,並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后,行業資產質量持續下滑的勢頭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
圖1 季度不良貸款增長保持高位但逐季回落
資料來源:銀監會,交行金研中心
商業銀行撥備提升幅度基本與不良貸款的增長保持同步,風險抵補能力並未受到不良貸款較快增長和盈利增速大幅放緩的影響,在保持平穩的同時略有提升。年末,商業銀行在持續加大貸款核銷力度的基礎上,貸款損失準備余額仍較去年同期增加3537億元至23089億元。雖然撥備覆蓋率因不良貸款的快速增長繼續被攤薄,由年初的232%下降至181.18%,但反映整體撥備水平的貸款撥備率較年初提升0.13個百分點至3.03%。未來隨著不良貸款的增加,預計撥備覆蓋率仍會繼續向150%這一監管要求靠攏。但考慮到不良貸款的處置通常需要經過現金清收和處置抵押品等環節后才進行核銷,最終形成損失的大約占初始不良貸款余額的30%-50%。因此,目前商業銀行的撥備水平仍處於較為穩健的水平,足以覆蓋貸款組合的潛在損失。
圖2 風險抵補能力保持穩定(單位:%)
資料來源:銀監會,交行金研中心
二、2016年信用風險仍難有效緩解
2016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仍將繼續較快增長,風險點也將進一步由民營小微企業向國有大中型企業、由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擴散,而較大的關注和逾期貸款規模將對資產質量形成持續的下遷壓力,預計年末商業銀行不良率將會上升至2%-2.2%的水平。具體來看,以下五個方面因素決定商業銀行全年不良貸款將繼續走高。
一是小微企業仍將是信用風險高發區。小微企業規模小、經營波動大、抗風險能力弱。在經濟高速發展階段,部分企業盲目擴張產能,導致經濟增速放緩時期,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債務風險不斷積累和暴露。同時,小微企業之間往往通過聯保互保形成復雜的擔保鏈圈,在風險隔斷機制缺失的情況下極易造成連鎖反應,對單個企業風險形成放大效應,進一步加大了風險管理難度。短期內,這些對小微企業不利的存量因素仍將存在並繼續發揮不利影響,導致不良貸款的慣性增長。而隨著經濟下行的負面效應顯現,一些處於產業鏈下游、核心競爭力較弱的企業仍將發生新的不良。未來除了近年來受外需下降影響較大的外向型企業外,利潤率較低的貿易行業企業以及不掌握關鍵性技術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都將成為小微企業不良增長的重點。
二是大型企業集團潛在風險逐步顯現。以央企為代表的大型企業一直是商業銀行業務拓展的重點,貸款占比也較高。與小微企業相比,雖然這些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強,但過度多元化投資也使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宏觀環境的影響。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滑2.3%,虧損面有擴大趨勢;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經營業績下滑更快,全年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1.9%,為近年來首次大幅負增長。預計2016年,產能過剩治理進程加速可能進一步推動大型企業集團的風險暴露,並成為銀行信用風險新的增長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去產能”列為2016年五大結構性改革任務之首,鋼鐵和煤炭行業已分別提出了削減1.5億和5億噸產能的目標,未來產能過剩行業關停並轉過程中金融企業債權出現損失將不可避免。而在政府和企業財務資源相對有限的前提下,保持社會穩定尤其是分流人員的安置將成為資源投入的重點,這將導致銀行債券的保障程度有所降低。由於這些行業內單個企業的貸款絕對規模較大,未來對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的負面影響將不弱於小微企業。
三是部分房地產貸款可能面臨風險。2016年,房地產開發商的信用狀況分化趨勢將更為明顯,中小開發商的生存和發展更為困難。一方面,三、四線城市前期開發量巨大,量價持續低位運行,去庫存壓力較大,集中在這些區域的中小開發商不可避免地面臨資金回籠困難的局面。另一方面,2015年國內房地產信用債市場快速增長,大型開發商融資成本大幅降低,而中小開發商並未從中受益,造成行業內企業實力差距不斷擴大,房地產行業可能會有新一輪的整合。在此過程中,中小開發商資金和運營環境更趨惡劣,其貸款發生不良的可能性也將提高。同時,隨著小微企業經營風險的進一步增加,企業主資金鏈緊張的問題也將日趨嚴重,相關按揭貸款違約風險也將顯現。
四是股市波動將繼續對商業銀行資產質量造成潛在影響。2015年以來,商業銀行通過各種渠道進入資本市場的資金規模出現明顯增長,市場波動與商業銀行的關係也日益密切。目前,銀行資金與股票市場相聯系的渠道主要有三類,包括:通過股權質押貸款等形式借貸給上市公司股東的資金,在2105年集中救市階段,商業銀行通過貸款和拆借等形式向相關機構提供的資金,以及各類理財產品直接或間接入市的資金。其中,前兩類資金的規模相對明確,分別為4000和1萬億元左右;而第三類資金的總量則隨著理財產品投資標的變化會出現較大的波動。雖然銀行涉及股票市場的資金保障程度較高,短期內還不會有實質性風險,但隨著近期市場的持續較大幅度下調,這些貸款的安全系數已經有所下降,未來的實際風險狀況將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市場長期表現。
五是存量關注和逾期貸款將推動不良持續增長。在經濟下行階段,關注和逾期貸款中的大部分可能下遷為不良貸款,這兩類貸款的變動情況很大程度上能反映銀行的潛在風險狀況。2015年末,商業銀行關注類貸款占比為3.79%,繼續創近年來的新高;而從披露逾期資訊的上市銀行情況看,僅上半年逾期貸款和不良貸款之間的差額已經由年初的2829.72億元擴大到7145.37億元,逾期貸款的增加速度遠高於不良貸款增加的速度。隨著逾期時間的累積,這些貸款中大部分都將成為新的不良。如果未來關注和逾期貸款增速高於不良貸款增速的態勢不出現轉變,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仍將較快增長。
展望2016年,雖然經濟增速放緩趨勢仍未改變,尤其是產能過剩治理較大力度地推開,都將對商業銀行風險狀況形成持續性的壓力,短期內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累積和釋放的過程將延續。但我國經濟依然處於中高速發展階段,財政和貨幣政策仍有不小的調節余地。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的深入推進和宏觀調控措施的陸續出臺,風險暴露將得到有效控制。而商業銀行自身相對較強的盈利能力和不斷提高的風險管理水平也有助於處置和化解風險。總體來看,在“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雖然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下行的壓力依然較大,但各項風險特征不會出現實質性的變化,整體風險仍處於可控狀態。
- 遊學是年輕人的專利? 壯世代遊學團正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