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管道爆炸沖擊波,老廠拆遷困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7月28日。南京悶熱。
10時11分左右,棲霞區邁皋橋街道轄區原南京塑料四廠發生管道爆炸事故。爆炸形成的震波傳至10多公里外的鼓樓地區。
而在塑料四廠周圍,很多人根本來不及反應。一位搬家公司的劉姓工人,事發時正在車上蓋防雨布,突然而來的巨響將他震落大貨車下,左腳腳踝處骨折。目擊者稱,周圍平房夷為平地。周圍2-3公里范圍內房屋玻璃全部震碎。
南京各級官員正常的安排也被打亂了。當天,南京市正在召開市委十二屆二十次全體(擴大)會議。而細心的參會人士發現,上午10點半左右,市長季建業在做完報告后就沒有再出現。隨后陸續有官員撤離。事后人們才知道棲霞發生爆炸。
據事故現場指揮部介紹,事故發生后,江蘇省、南京市迅速啟動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并成立“7·28”事故領導小組和現場指揮部,開展現場處置、醫療救護、事故調查、善后處理等工作。
據現場初步勘察,爆燃事故是由于在停產廠區平整場地過程中,挖掘機械碰斷管道,造成可燃氣體泄漏引發的。肇事者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調查。
南京市政府最新統計數字公布:此次管道爆燃事故已造成10人死亡,現有120人住院治療,其中14人傷情危重。
而對于這個老廠的職工們來說,這次爆炸早有先兆。住在這里的周師傅告訴記者,兩個月前,此地就發生過氣體泄漏事件。
有了解情況的人士認為,拆遷相關各方為拆遷費久拖不決,導致此地拆遷進展緩慢。而棲霞區化工企業分布較多,也是事故發生的潛在原因。
爆炸現場
當天中午,本報記者趕至爆炸所在區域,但各條交通要道早已經被戴著口罩的武警和警察封鎖。作為南京長江二橋進入市區的主要過境地之一,邁皋橋地區的交通幾乎陷入癱瘓。
聞訊趕來的各路記者,全部步行向爆炸核心區接近。
爆炸核心區已是一片狼藉。在沖擊波的作用下,上百棵法國梧桐已經光禿禿,落在地面上的葉子雖然保持著綠色,但稍一觸摸就碎。
棲霞醫院最為嚴重的傷者是一位劉姓的搬家公司工人,他左腳腳踝處骨折,"爆炸時我正在燕華小區內給車上的貨物蓋上遮雨布,一聲巨響后車身猛烈搖晃,我直接從大貨車上摔下來。"
"比地震還慘",當天下午16時左右,南京新港開發區消防中隊的一位消防員對本報記者表示。
上述消防員告訴本報記者,他們是上午9點15分左右趕到的,是第二批趕到現場的救火隊伍,他們從現場救出了兩男一女,其中一男子死亡。
事實上,附件的居民告訴記者,較早之前的8點半左右,就聞到了類似煤氣的味道,隨后便有人報警,接近核心區的居民開始向外跑。“第一批趕到現場的棲霞消防的兩輛消防車的車窗都被爆炸震碎了。”
“你不要看了,2-3公里范圍內凡是關著的門窗無一幸免”,在距離爆炸現場約1公里范圍的陽光雅居小區,一位開著小卡車的張姓司機對記者說。
到下午15時30分左右,在不到3個小時的時間內,他已經拉了7車玻璃殘渣。而整個小區內都是打掃碎玻璃的“嘩嘩”聲。
核心爆炸區與棲霞大道的垂直距離大約在500米左右,過馬路便是當地規模較大的燕華小區,所有在家的居民都在打掃碎玻璃。而大道附近的店面門窗損失更是嚴重,有的鋁合金框架被沖擊反彈后拋到了3-5米外的距離。
明火從何而來?
上述消防員表示,他們在現場不遠處的邁化路上發現了一輛只剩下黑黑骨架的別克轎車,車內找到了一個頭蓋骨,“通過我們的調查,有附近的目擊者表示,這輛車的駕駛者在行至爆炸現場不遠處時,點火抽煙,當時可燃氣體濃度已經很大并且覆蓋了這片區域,于是就引發了爆炸。”
有南京市的官員向本報記者表示,這次爆炸事故總體上來說是幸運的,因為緊鄰爆炸核心區的棲霞區電大放暑假,同時,爆炸發生在已經拆遷的廢棄老廠區內,加之爆炸周圍數百棵30年以上的法國梧桐形成了天然屏障,這才沒有釀成更為嚴重的損失。
老廠居民受沖擊
南京市環保局的人士表示,工廠地下有輸送煤氣和丙烯的兩條管道,但目前無法確認到底是哪條管道被挖斷。
“使用可燃氣體的企業是南京金浦集團,提供者是南京石化煉油廠,事故事實上與這兩家企業沒有直接的關系。”
周師傅告訴本報,工廠建設超過了30年,因此管道被鋪地下超過了30年,管道老化事實存在。
“對這種多年前鋪設的管道,以及在隨后形成的居民集聚區的布局和安全防范,這是一個歷史問題,也是我們在新一輪城市建設中正在考慮和解決的”,南京市政府的一位人士對本報表示。
因為老廠至今還欠周師傅和他同事20多萬,因此4年來他們并沒有離開老廠區,而拆遷也一直沒有完全結束。
本報在現場了解到,與周師傅一樣,不少居民也沒有搬走。不僅如此,廢棄工廠附近兩公里范圍之內,卻是密集的人口聚集區,有著10多個小區、幼兒園、超市、家具城等。
“我們小區內有幼兒園,這次爆炸中就有幼兒受傷,但沒有大礙”,燕華小區的一位居民表示,“幼兒園暑假實踐班正常上課。”
本報記者在南京武警醫院見到了南京鴻豐達貿易公司的負責人朱學高,他住在工廠附近的大瓜園小區。這段時間,朱與其他的被拆遷者經常聚會,商議如何抬高拆遷價格。
“目前他們補償給我們的價格是900元/平方,這太少了”,朱學高表示。但事實上,隨著地鐵邁皋橋站的開通,附近的商品房房價已在萬元左右。
當天上午,朱學高與其他三人一起在爆炸現場附近的一戶居民家商議,但突然之間他聞到了濃烈的煤氣味,想一探原因而跑出去的他幸免一死,另有兩人當場死亡,其中一位死者少巧鳳是他的同學。
本報記者了解到,南京棲霞區產業偏重,原本歷史上形成的諸多化工企業在近幾年已陸續拆遷轉移,但過低的補償價格使得整個拆遷工作并不徹底。
南京市政府28日晚表示,工廠施工方為揚州宏遠開發有限公司,而肇事者正在調查中。
“出現這個情況,也是施工方和老廠在現場負責拆遷的后勤干部們沒談攏,否則應該將管道的布線告知對方”,周師傅對本報記者表示。
久拖不決的拆遷
一場爆炸驚動的,還有上千名南京塑料四廠的職工,他們是拆遷利益的“守望者”。
工商資料顯示,南京塑料四廠位于棲霞區邁皋橋土崗,企業在1980年代中期成立,主營聚苯乙烯塑料制品、人造革等,其名字曾兩度變更,但廠址卻一直在爆炸發生地。
盡管塑料四廠工商狀態為“開業”,但據本報記者在其全資股東南京輕紡產業集團內部了解到,企業早在1990年代末已經停業,企業退休和在職的員工都進入“托管”狀態。
“多年前就聽說要拆遷,今年4月終于開始了。”一位輕紡產業集團駐塑料四廠管理處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這個管理處于2年前入駐荒置多年的塑料四廠廠址,負責集團下屬多個停產企業的職工管理工作。
本報記者調查顯示,塑料四廠廠址地塊早在6年前被南京市政府納入新的大區域改造規劃。南京市政府改造城市雄心勃勃,為整個規劃征求各區意見、向市民公示展出長達兩年時間。
塑料四廠所在地土崗,恰恰在這整個規劃的最東端。“已經不是工業用地范疇,而是商業和住宅用地。”一位曾了解規劃進展的老員工透露。當年這一片區的控制性規劃也證實了這一點。
“停產多年,我們的社保、養老金,已經拖欠很多。”一位不愿具名的塑料四廠財務人員說,“托管”職工的輕紡產業集團多次希望將土地置出,但一直缺乏很好的開發主體。
盡管集團和塑料四廠僅僅擁有這里的土地的使用權,但一旦土地變賣,“按慣常做法,市政府可能會撥付一些資金緩解企業壓力。”
這場拆遷各方,無不希望它進展迅速。
“兩年前我們就已經開始拆遷準備。”停產10多年來,塑料四廠的土地周邊擠滿了一批五金、修理店面,但大型的商業樓仍然缺乏。
據管理處一位負責人回憶,工廠拆遷交割時,曾經有關于廠址地下管網的資料圖交給有關方面。“因為工廠過去生產時,這些管線就已經存在了,我們內部是有注意的,生產中沒有發生過這種事故。”
據了解,在類似拆遷中,規劃建設部門也會向施工方提供上述資料。
因陳光標在爆炸后第一時間撥打119,并投入救援之中,有傳言稱這位慈善富豪的拆遷施工隊與事故有關。
陳光標未接聽電話,代陳光標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回應本報:“當時的施工地點離爆炸地有300米,我們和爆炸沒有直接關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