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明年股市六大看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年股市正在收官,歲末年初來臨之際,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來理解、展望與謀劃2011年的股市。

一,2009、2010年股市過多享受了“刺激政策”的紅利,政策回歸常態之際,2011年開始的股市應該進入“刺激政策”的成本消化期。

二,2009、2010年股市最大的特征是“不差錢”,但2011年的股市可能“很差錢”。原因是,“擴大直接融資比例”宗旨下的融資規模很難減縮,而貨幣政策明顯收縮,2011年的M2增速只有16%左右,不及2009年11月份34.60%的一半,并且進入加息周期后的資金成本將顯著提升。

三,明年通脹形勢整體呈前高后低、居高難下的局面已經沒有分歧。問題在于,當我們目前仍聚焦于食品價格驅動的結構性通脹之時,整個通脹形勢已經在悄然發生變化:首先,PPI加速上行,顯示2010年下半年開始的煤炭、水泥、鋼鐵、各地方的自來水與天然氣價格上漲已經在向下游傳導;其次,元旦(春節)之后是新用工合同期的開始,勞動力價格(尤其是低端勞動力價格)在顯著上升,目前出現的企業用工荒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四,明年股市可能面臨一個上下半年截然不同的經濟背景。上半年的政策主題是“防通脹”,下半年的政策主題是“穩經濟”。本輪通脹并非投資過熱或消費過度引起,“防通脹”的緊縮型調控必然會降低經濟增速。面對流動性泛濫的局面,央行已經開始了“池子回收”行動,運用多次上調準備金率進行對沖。問題在于,通過調升準備金率回收的只是銀行體系內資金,流動性泛濫且四處進行價格投機的主要是規模越來越龐大的“體系外資金”,這部分游資對價格型調控更敏感,數量型調控對其束縛力有限。如果持續以上調準備金率方式回收流動性,久而久之必然會出現經濟活動中所需要的正常流動性被抽緊,體系外流動性依然充裕的冷熱不均現象。

第五,在“調結構”、發展新興產業的政策指引下,過去兩年的市場投資重心一直聚集在中小板和創業板為主的新興產業股中。但如同刺激消費一樣,我國新興產業的發展來日方長。應該說,創業板與中小板已建成功,這不僅體現在上市公司的數量上,股票的估值水平上,還體現在投資者面對創業板已經“不怕跌”了,也體現在基金已經在中小板公司聚集了。對行情來說,后兩種現象并非好事。目前,誰都知道中小板與創業板遲早會發生一次擠泡沫的調整,但最大的風險是在于誰都不知道這個擠泡沫行情什么時候發生。

第六,目前用一個指數概括與展望明年行情形勢基本無效,因為目前的A股實際上已可分為三個市場:創業板與中小板、主板、主板中的權重股市場。對于明年行情,創業板與中小板“被泡沫綁架”,主板指數被金融地產股“綁架”的現象仍會存在。此外,A股市場20年的傳統告訴我們,上一年已經大熱的“金股”在后一年一般都要“坐冷板凳”,因為已經大熱的股票大都已處于估值高位或者已經透支未來,市場資金在新一年里自然要以“就低不就高”的原則挖掘新的潛力品種。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