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議吳揆 推動社會住宅要先正名、因地制宜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北市長郝龍斌今天(30號)出席行政院會,郝市長向吳揆建議,社會住宅應該正名,正名為公營國宅 同時由中央授權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辦理,而對於公營住宅的入住條件怎麼設定,郝龍斌說,包括規劃的小帝寶等,北市府會在不同的地段,規劃不同規格、需求、租金的公營國宅。(林麗玉報導)
台北市長郝龍斌選前,極力推動在小帝寶興建社會住宅,順利連任後,郝龍斌第一次出席行政院會,郝龍斌市長向行政院長吳敦義建議,要推動公營出租國宅,首先要讓民眾,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甚至排斥的心理,社會住宅要順利推動,應該先正名。郝龍斌市長說,「許多人傳統刻板印象,社會住宅就是居住品質差,進駐的居民比較低階,所以他建議中央,要讓公營出租國宅推動,不要先有先入為主的觀念,甚至有排斥的心理,可以讓政府順利推動,應該先正名,吳揆回應,首先第一個案例一定要成功,另外可能可以考慮優質國民住宅的名詞來推動,不過吳揆沒有具體裁示,表示要與內政部等中央部會通盤協商。」
台北市長郝龍斌說,台北居大不易,許多年輕人有很好的收入、職業,不過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台北市的公營出租國宅,就是要讓年輕人可以安心在台北市工把年輕人留在台北,而公營出租國宅主要出租對象,會是年輕的、雙薪或單薪,並不是只有一個制式的出租標準,在不同的地段、位置,有不同規格的公營出租國宅,就像不同的商品一樣,對於年輕人,可以針對不同的需要、價格等,讓年輕人選擇。
另外中央已經在萬華及松山區,規劃兩處公營住宅,規劃坪數為8-16坪,郝龍斌說,這樣的空間面積,已經不符台北市一般居住的需要,會再與中央協商,通盤考量,做一些改變,北市府未來四年,要新建4800-5000戶公營住宅。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