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安基因子公司產品再獲醫療器械注冊證有助于業績增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達安基因控股子公司取得一個醫療器械注冊證,隨著公司產品梯隊的不斷豐富,國內市場診斷劑市場的擴大,未來業績有望提升。
達安基因(002030)5月27日發布提示性公告稱,近日,達安基因下屬控股子公司廣州市達瑞抗體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取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注冊證一個,產品名稱:CA50定量測定試劑盒(時間分辨免疫熒光法),注冊號:國食藥監械(準)字2010第3400510號。
2010年初以來,達安基因頻頻獲得不同產品的醫療器械注冊證,此次所獲產品CA50是一種廣譜的腫瘤標志物,在多種上皮類惡性腫瘤患者體液組織中升高,特別是對胰腺癌、結直腸癌、肝癌及胃癌有較高診斷價值。對比相同產品的進口試劑,本國的產品具有價格優勢,在此基礎上,隨著SFDA對新藥制劑的審核力度的加大,診斷劑研發壁壘加大,公司仍能不斷推出新品,可見技術優勢強大;隨著技術和儀器的國產化,檢測成本已大大降低,此類型試劑盒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公司的經營策略是在保持核酸診斷試劑龍頭地位的基礎上,致力于整個診斷試劑產業鏈的延伸,目前已擁有PCR、TRF、免疫、TCT、儀器和生化6條生產線,并涉足臨床檢驗、食品安全檢驗等下游應用領域,初步實現了診斷領域的上下游一體化,協同作用明顯。公司已將不同產品線的銷售整合到統一的營銷體系,銷售費用率有望隨著產業鏈的延伸而穩步下降。
核酸診斷試劑是公司的主要產品,占營業收入的50%左右,市場份額在60%。公司具備熒光探針和核心酶體系自給的核心競爭優勢,且HPV、EB熒光PCR診斷試劑盒等新產品增長迅速,市場龍頭地位基本鞏固。核酸血篩試點的市場并不大,關鍵還是在于核酸血篩市場的全面啟動。即核酸血篩在2011年開始全面推廣,最遲2012年,而市場容量在5億元左右。
臨檢業務將步入正軌。2009年,廣州臨檢中心是唯一盈利的,但由于承擔其他中心的人員培訓,利潤率并不高;公司臨檢業務整體仍表現為微虧。目前,公司新建臨檢中心已汲取了上海臨檢中心虧損的經驗教訓,采取廣州臨檢中心的租賃模式,從而減少初期投資,以便在較短時間內收回成本。但具體還要看當地的市場。
預計今年成都和六安的臨檢中心將實現盈利。考慮到今年公司臨檢業務處于擴張期,有合肥、南昌和南寧三家新開業,將拖累整個臨檢業務的利潤額。總體而言,2010年臨檢業務將首次實現盈利,但利潤空間并不大。
按照公司的規劃,未來每年新建的臨檢中心將控制在兩家。隨著新建臨檢中心逐步進入盈利周期以及品牌效應的逐漸積累,公司臨檢業務將步入正軌:未來營業收入將保持30-40%的高速增長,但利潤率會因為固定成本和費用所占比例的下降而穩步提升,凈利潤將呈現加速增長,其中在2012年有望迎來業績的爆發期。
公司2009年營業收入31,960.11萬,同比增長33.61%,凈利潤4,735.64萬,同比增長35.54%,每股收益0.15元。最新披露的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1-3月營業收入76,654,993.43元,同比增長24.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522,360.01元,同比增長18.37%。每股收益0.04元。
截至發稿時止,達安基因股價為12.60元,較上一交易日上漲0.48%。
(葉巧玲 實習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