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2009/10年度對中國小麥出口激增
鉅亨網新聞中心
澳大利亞對中國小麥出口激增,2009/10年度頭9個月其對中國小麥出口74萬噸,幾乎相當于2008/09年度的三倍。預計中國小麥需求將持續,中國私營部門對優質小麥的需求將會增長。
綜合媒體8月27日報道,澳大利亞2009/10年度對中國小麥出口大幅增加,主要出口商小麥局(AWB Ltd.)8月27日表示,預計這個全球人口最多國家及全球最大產糧國的小麥需求將持續。
根據官方數據,在截至6月30日的9個月,澳大利亞對中國小麥出口總量為74萬噸,占其小麥出口總量的7%,其中80%為散貨出口,20%為集裝箱出口,相比之下,在截至2009年9月30日的銷售年度,澳大利亞對中國小麥出口量為23.8萬噸。
出口商認為,2010年截至目前,支持小麥出口的數個因素共產生了約2.3億澳元的出口收入,這些因素包括了困難的中國內地物流環境、澳大利亞的白小麥質量以及澳大利亞2008年7月起大宗小麥出口管制放寬的積極影響。
此前,中國面粉廠沒有直接進入澳大利亞小麥市場,因為前出口壟斷經營商AWB Ltd.只向中國國營糧食進口商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 Ltd.)出售小麥。
Cooperative Bulk Handling Ltd(CBH)營銷部門Grain Pool小麥營銷經理Tom Puddy表示,“現在,通過放松管制,這是某些市場客戶如今有機會購買澳大利亞小麥的一個明顯例子,而非以前那樣。”
2010年截至目前,CBH對中國小麥出口占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總量的約35%,約25萬噸,而AWB出口量較此略多,為30萬噸。對中國出口小麥的其他公司還有GrainCorp Ltd.,包括散裝和集裝箱出口貿易,以及Elders Toepfer Grain合資公司和Glencore Australia。
2010年中國小麥進口增加主要反映出中國想補充庫存的意愿。Puddy表示,此外,私營采購商已獲得了進口配額,允許他們從澳大利亞供應商直接采購,而無需經過中糧。
AWB商品部總經理Mitch Morison表示,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小麥主要是被運到南部省份廣東省,少部分運往北部省份山東省,這些小麥大部分是蛋白含量約10%的小麥。
他表示,對中國來說,某些時候進口比國內長途運輸更為廉價,特別是對小麥有一貫需求的南部地區。
另外,他表示,該市場也存在內部質量問題,因為碾磨率有時極不穩定,同時國內一些小麥等級品質混雜。
Morison表示,“我們預計,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對進口谷物的需求將不斷增加。”
澳大利亞的一些亞洲大客戶國,特別是馬來西亞,也對諸如中國等亞洲其他地區小麥產品充滿興趣,他們現在希望擁有自主進口的權利,并希望從中糧獲得進口許可。
他表示,中國“私營部門對優質小麥的需求將會增長。”
AWB向中糧出售小麥,中糧負責安排所有進口和發放進口許可。
他表示,通過其前身澳大利亞小麥局(Australian Wheat Board),AWB一直與中糧有著長期的貿易關系。
印度尼西亞仍然是澳大利亞小麥的最大買主,在截至6月30日9個月,澳大利亞對印度尼西亞小麥出口為220萬噸,占出口總額的21%,而在截至2009年9月30日的銷售年度,出口量為260萬噸,占出口總額1,457萬噸的18%。
Morison表示,印尼需求增長,因新磨坊投入生產,同時蘇丹和也門的需求也將增長。
(王媛媛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