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9成4上班族愛遊戲 每週花8.23小時 最常玩App遊戲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2-01-31 14:50
合照左而右:電玩新鮮人陳乃瑛、智冠科技協理黃明芬、 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何啟聖、華義國際人資經理吳佳穎、入行七年的電玩產品企劃洪先生
寒假遊戲旺季到來!去年吸引近 30 萬名國內外玩家朝聖的「台北國際電玩展」將,今年將在 2 月 2 日開幕,搶攻寒假人潮與農曆年後紅包商機。尤其近年來智慧型手機熱賣,資策會統計全台約有 300 萬名使用者,並連帶炒熱了 App 遊戲風潮。究竟上班族是否愛玩遊戲消遣?對 App 遊戲有何看法?是否有意投入遊戲業,趕搭這波商機熱潮?
根據 1111 人力銀行調查,高達 9 成 4 上班族曾玩過遊戲,平均每周花 8.23 小時打電玩,相當於 1 個工作天。最常接觸的遊戲平台以「手機小遊戲 / App」最熱門,排名由去年第 4 名上衝到第 1 名,依序為去年居冠的「網路線上遊戲」、「電腦單機遊戲/遊樂器主機遊戲」。
曾玩過遊戲的上班族中, 46.15% 自認投入電玩的程度為「26-50分,空閒時會玩,沒空就不玩」, 26.16% 屬於「51-75分,常想玩,會特別撥空玩一下」,更有 15.38% 屬於「76-100分,每天都要玩,每分每秒都想玩」的重度沉迷者,整體平均投入程度為 49.15 分。
值得注意的是,有高達 5 成受訪者坦言「只玩不花錢的遊戲」,較去年同期攀升 1 成 8 。其餘 5 成平均每個月花 1350 元購買電玩遊戲實體與虛擬商品,開銷金額較去年同期每月平均花費 1317 元略為上揚。在可複選的情況下,這些人會「根據遊戲類型」 (61.34%) 、「同好 / 親友推薦」 (47.94%) 與「看下載排行榜 / 評鑑分數」 (28.35%) 作為選購遊戲相關商品的主要考量。
1111 人力銀行公關總監何啟聖表示,將有玩遊戲的受訪上班族與年齡交叉分析顯示,「21-25歲」 (34.36%) 佔比最高,其次為「26-30歲」 (23.59%) 、「31-35歲」 (20.51%) ,可發現玩遊戲已不再是學生或年輕族群的專利,國內玩家年齡層正在擴增,電玩遊戲也成為多數上班族休閒、排遣時間的方式。
何啟聖指出,國內線上遊戲市場已臻成熟,遊戲業者百家爭鳴,為不斷推出新產品刺激玩家消費,不惜砸下重金找來宅男女神等話題明星代言,增加遊戲曝光度、拉抬人氣,以期望增加使用者對遊戲的黏著度,進而購買月卡、道具等產品,強化業績貢獻度。
但隨著電玩型態不斷創新,近年來遊樂器遊戲,如 Wii 、 Xbox 等互動型電玩推出後,如棒球、高爾夫等運動體感遊戲,以擬真化的特色,成功拓展如中高齡、幼齡等遊戲族群,讓家人朋友能一起同樂之外。也扭轉外界對遊戲「有害課業」、「過度沉迷」的刻版印象,成為健康、全年齡的休閒活動。而智慧型手機的普遍,更以 App 益智為主的小遊戲擴展了上班族遊戲市場,讓普羅大眾對電玩接受度逐漸提高。使得越來越多的民眾,看好電玩遊戲商機,嚮往進入電玩相關產業工作,成為熱門產業之一。
智冠科技協理黃明芬表示,營收主要來源依舊以線上遊戲為大宗,並不擔心 App 遊戲崛起分食電玩業市場。他樂觀指出,隨著 App 遊戲普及,反倒吸引許多原先不玩遊戲的民眾入門,讓整體市場跟著擴大。今年智冠預計將再徵才 73 人,起薪3萬,希望引進更多對遊戲有興趣的新血。
[NT:PAGE=$]
華義國際人資經理吳佳穎也指出,今年將徵才 30 人以上,不限相關科系背景,只要有品牌經營、美編、企劃等經驗者皆有機會,盼能吸引更多愛玩遊戲、有新點子的上班族加入。
調查發現,有 5 成 5 受訪上班族坦言,因持有智慧型手機,簡易好玩的 App 遊戲增加自己玩電玩遊戲的時間,包括 36.41% 「本來就玩電玩遊戲,因為 App 增加玩遊戲的時間」,更有 18.46% 「因為玩 App 而開始玩遊戲」,顯示整體遊戲市場正因 App 遊戲走紅,吸引更多玩家加入,整體市場大餅隨之擴大。
另外 45.13% 上班族則表示,個人玩遊戲時間不受影響,包含 8.72% 直接將「玩 App 遊戲的時間取代之前玩電玩遊戲的時間」, 9.74% 則是興致不高,「不玩 App 遊戲」,另有 26.67% 至今仍「沒有智慧型手機」。
整體來看,有玩 App 遊戲的上班族,平均每周花 3.18 小時在玩 App 遊戲上頭。但當中高達 6 成 9 只願意「下載免費的 App 遊戲」,其餘願意付費者平均每月花 99 元下載手機 App 遊戲。在時間上僅佔有玩電玩上班族不到4成,金額上更是電玩族每月花費的7%,顯示App遊戲「看得到、吃不到」,商機仍有成長空間。
何啟聖表示,隨著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崛起,越來越多上班族「人手一機」,利用通勤、午休等零碎時間上網或玩 App 遊戲等打發時間,成功吸引新、舊玩家,甚至排擠到其他遊戲市場。研究機構 IDC 調查更顯示, App 商業規模到 2015 年將達到 1827 億美元。目前蘋果 iOS 系統的 App 數量約為 50 萬個, Android 系統的 App 數量近期來到 40 萬大關。
何啟聖指出,跨入這塊市場的廠商眾多,冀望大賺遊戲財,但 App 遊戲的商業模式尚在摸索階段,調查顯示多數人只願意下載「免費」遊戲,廠商要如何在茫茫的 App 程式中脫穎而出,並讓免費下載用戶願意額外付費,購買附屬功能,甚至發展為消費者願意付費下載的模式,才能直接挹注營收,創造下一個憤怒鳥 (Angry Birds) 奇蹟,絕非易事。
何啟聖也直言 App 遊戲因開發門檻不高而成為遊戲市場的「兵家必爭之地」,但要能開發出吸引人且耐玩的內容,才有機會獲得消費者青睞。而在現今的 App 遊戲市場,還須建構一套完善的行銷、販售架構,才能為仍在發展階段的 App 遊戲,創造可行性的商業模式。有意投入者必須作好「開疆闢土」的心理準備,才能改善目前「看得到、賺不到」的侷限。
眼見遊戲市場蓬勃發展, 6 成 9 受訪上班族有意投入遊戲相關產業工作,另有4.33%上班族已在遊戲相關產業任職。主因為「愛玩遊戲 / 結合興趣」 (66.67%) 、「看好產業發展潛力」 (61.11%) 與「增加工作經歷 / 職涯發展」 (48.15%) 。其中更有高達8成8上班族坦言因手機 App 遊戲發燒而增加想投入遊戲產業的意願。
而進入遊戲業最想從事的職務為「設計企劃」 (25.49%) 、「工程研發」 (18.95%) 與「經營管理」 (15.69%) ,平均期望薪資為 37386 元。但也有 2 成 6 上班族無動於衷,無意投入遊戲產業。
何啟聖表示,坊間各類遊戲平台雖各不相同,但都會需要美術設計、遊戲企劃與程式設計等三類基本人才;此外,產品完成後,亦需要行銷、業務及客戶服務等專業人員,上班族若擁有這些專長,想轉進遊戲相關產業並非難事。不過何啟聖強調,遊戲產業求新求變、必須不斷提出新的構想,加上大型遊戲開發嚴謹、分工細膩,對急欲展現創意的從業者,難免枯燥乏味;尤其到開發後期更需反覆測試修改,加班、熬夜在所難免,有意投入者除了具備遊戲熱忱之外,還必須作好不怕吃苦、肯學習的心理準備。
何啟聖表示,為提供有意進入電玩產業者多元的求職管道,由 1111 人力銀行主辦,台北市電腦公會協辦的「2012 電玩業徵才博覽會」, 2 月 5 日在台北市南港展覽館第 402 會議室展開,知名遊戲廠商包括中華網龍、智冠科技、華義國際、鈊象電子等 15 家廠商,釋出約 500 個遊戲相關工作機會,讓有意投入電玩產業的民眾,在參觀完電玩展之後,能直接在現場了解產業趨勢,並應徵、面試。
為了解上班族投入遊戲業意願, 1111 人力銀行特設計「電玩聯合徵才問卷」,自 1 月 6 日至 1 月 17 日,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有效樣本數為 1102 份,信心水準 95% ,誤差值為正負 2.9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