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加大商業地產等新渠道投資
鉅亨網新聞中心
11月22日上午,中國平安在全景網舉行了網上投資者交流會。會上,平安副董事長兼副首席執行官孫建一、平安董秘姚軍就加息的影響、未來利潤格局等問題回答了投資者的提問。
對于未來5年的投資渠道,孫建一表示,公司大部分投資仍然會分配到固定收益類產品,但也會加大對商業地產和其他新的投資渠道的投入。
加息影響偏正面
平安董秘表示,加息對于存量資產產生的影響,主要是對可供出售和為交易而持有的債券資產的公允價值產生影響,對于持有到期的債券資產不產生影響。同時,只有為交易而持有的債券資產其公允價值的變動才會影響當期利潤。目前公司為交易而持有的債券資產占比有限。長遠綜合來看,持續的加息對公司投資收益應會有正面的影響,加息將使平安新的投資資金 (新收入和到期投資資金重新投資)的收益實現增長。
此外,他還表示,平安傳統壽險的準備金貼現率是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編制的750個工作日國債收益率曲線的移動平均值為基準制定的。加息會對國債收益率曲線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傳統壽險的準備金貼現率(評估利率)。評估利率的未來變化趨勢受制于國債收益率曲線的未來變化。
對于未來5年投資方向,孫建一稱,將來大部分投資仍然會分配到固定收益類產品,但也會加大對商業地產和其他新的投資渠道的投入。
對于此前銀監會出臺的銀保業務的規定,即商業銀行不得允許保險公司人員派駐銀行網點,并且每個網點原則上只能與不超過3家保險公司開展合作等,孫建一表示,銀保業務在平安壽險業務中比重較低,他相信新規定對平安銀保銷售的影響可控。另外,他表示,未來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深發展應會成為銀保業務銷售的重要平臺之一。
非保險業務利潤將占50%
姚軍表示,目前平安集團保險業務的利潤貢獻占比在70%左右,在未來的3~5年內,將加快非保險業務的發展,使非保險業務的利潤貢獻可以上升到50%左右。
孫建一則表示,他希望未來3~5年內,壽險和非壽險業務的利潤貢獻能夠各占一半;在未來10~15年,保險、銀行、投資等業務的利潤貢獻能夠實現均衡。
上周五(11月19日),平安發布公告稱,平安信托擬以約12.18億元的對價受讓新豪時 (員工持股公司)所持的平安證券9.9%的股權。對此,招商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該交易提高了平安金融資源的集中度,有利于發揮控股子公司之間的業務協同效用,符合平安長期發展戰略。
平深整合的后續進展同樣值得期待。今年10月27日,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發表公告,稱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336.43萬股股權公開轉讓,掛牌價格共計3902萬元。股權轉讓方為深圳市家樂實業發展公司。轉讓完成后,家樂實業將不再持有平安銀行股份。根據轉讓要求,此次掛牌期截止到11月23日。掛牌期滿后,如未征集到意向受讓方,則不延長期限,公告到期自行終結。如征集到兩個及以上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則選擇拍賣方式確定受讓方。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