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銅四季度將挑戰年內高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年三大宏觀風險事件(歐債危機、貨幣調控以及復蘇停滯)在構筑銅價寬幅震蕩行情模式的同時,也打亂了滬銅金融屬性向商品屬性轉化的市場節奏。時下歐債危機事件漸行趨穩,各國寬松政策退出步伐愈顯緩滯。隨著投資者信心的恢復以及企業重建庫存活動影響,主要經濟體復蘇放緩局面在8月份也出現了積極轉折。在此背景下,利多隱現的供求基本面有望續接銅價漲升動力,加上弱勢美元也為大宗商品注入樂觀要素,滬銅四季度仍有望沖破前期高點64300元/噸。
首先,銅市前期系統性風險進一步削減。一方面,歐債危機未來再度爆發的概率仍然較低。2010年前8個月,歐洲國家財務問題最嚴重的愛爾蘭和希臘預算赤字總額,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了35.5%和32.2%。盡管諸國減赤潮不免延緩歐元區整體復蘇進程,但至少在金融層面的危險期已然渡過。另一方面,全球政策加息預期繼續呈現緩和局勢。美、英、日等國央行紛紛表示繼續維持低利率政策不變,歐央行對寬松政策退出的態度更是格外謹慎。8月份中國CPI指數雖然同比增長3.5%,但如果剔除農產品短期供求偏緊引發的漲價因素,當前物價總體水平實際仍在管理層容忍限度之內。
其次,世界經濟二次探底論不足憂慮。最近一些統計數字表明,受私人消費增加和企業重建庫存活動影響,8月份多項經濟指標已開始出現積極修正。世界經濟再陷停頓乃至倒退的概率很小。
再次,供求基本面利多將給予銅價長期支撐。筆者預期,在經歷完上半年寬幅震蕩行情的充分洗禮之后,銅價將再次嘗試金融屬性向商品屬性輪換的價值回歸過程。而如果從產業鏈角度分析,在上游礦產資源剛性約束和下游消費持續增長的前提下,銅市供求格局未來很可能由寬松趨向偏緊。雖然中國市場本年度難抵去年38%的需求增長幅度,但電力、汽車、基建等多個領域未來用銅消費依然十分樂觀,特別是四季度精銅進口數據增長值得預期。
最后,弱勢美元也有望激化銅價漲升潛能。從7月份開始,市場做空美元情緒逐漸增加。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9月2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21日當周,美元凈空頭頭寸增加至142.1億美元,是8月中旬以來高位。美元資產吸引力下降可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其一,美國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激化美元貶值預期;其二,由于美國經濟通脹水平依然較低,美聯儲短期加息可能性幾乎為零;其三,中國近幾個月來連續增持日本、韓國國債,央行儲備資產調整也為美元回落提供一個有力注腳;其四,澳元等高收益商品貨幣短期強勁也相對弱化了美元投資價值。近期投機資金風險偏好有效揚升,美元震蕩趨弱格局或將延續,這也是滬銅后市看漲的一個有利因素。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