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打路人甲”逼真上演 究竟該誰反省?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對“暴打路人甲”所反映的問題,需要深思和反省的不只是那些犯了錯的孩子們,還應有那些為了謀利而不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網游企業,更應有中國應試教育體制下產生的“望子成龍”的父母!
“沒有固定的目標、作案地點、作案時間,毆打目標是隨機尋找的,有可能就是站在街頭的任意一個路人。”大家可能萬萬沒有想到,這個近期很流行的網絡游戲“暴打路人甲”,竟然能在我們每天行走的街頭逼真上演,而你更想不到,發起這場真人版“暴打路人甲”的主角竟然是一群十五六歲的孩子。
參與“暴打路人甲”的15名嫌疑人被抓獲當晚,已經有4名路人被打傷。而據嫌疑人交代,“暴打路人甲”的游戲他們從去年就開始付諸實踐,而目的只是為了從中獲取刺激和快感。為這個孩子感到惋惜的同時,筆者不禁又將話題落在了網絡游戲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上。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孩子沉迷于網絡游戲。對于正在處在學習階段的青少年來說,虛擬與現實世界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清晰。成人在網絡中忘掉現實,未成年孩子們卻正試著從網絡中學習現實。而好的網絡游戲,可以引導青少年學習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些涉及暴力色情的網絡游戲則會“毀掉”他們的美好人生。他們從那些暴力網游中耳濡目染的暴力傾向與殺戮邏輯,也會逐漸的讓他們開始分不清現實中的黑與白、是與非,有的甚至因此產生了強烈的攻擊欲望,并開始將由此帶來的快感付諸現實。如今的這起“暴打路人甲”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網絡游戲給青少年心理帶來的影響,已經到了我們不容忽視的地步。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之前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下青少年網民中,玩網絡游戲的比例高達73.7%,患上“網游癮”的比例則高達14.8%。而自網游誕生的那一刻起,爭論就從未停止過。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游而不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有關部門曾多次制定政策對網游實行控制。然而事實證明,并未起到良好的效果。這也在某種意義上說明了,孩子沉迷于網游,并不只是網絡游戲本身存在的錯誤,更有負責孩子身心健康教育的家庭和學校的責任。
之前有人說過這么一句話:“不是網絡游戲害了孩子,而是中國教育害了孩子。”孩子網癮問題的形成,大多與家庭教育有關,父母平時與孩子交流太少,不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或者家庭教育方式不當,造成孩子出現行為偏差。再加上應試教育的死板給孩子帶來太多的壓力和束縛,這些綜合因素導致他們紛紛跑到游戲里來尋求些許的認同,和一些枯燥的學習無法帶來的快感。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暴打路人甲”也是由中國青少年教育方式所造成的。想要把孩子從“暴打路人甲”的網游中“拉出來”,并不是僅靠控制網游那么簡單的事情。父母和學校對于青少年的心理教育也應當盡快提上日程。
(賈芳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