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一張保單能保全家?3口之家保險案例解析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張保單保全家”,這不僅是耳熟能詳的廣告語,更是時下一種投保理念。

近來,市場質疑的聲音卻讓這些業界的鼓吹者感到一種壓力,更讓市民開始困惑和懷疑:一張保單真的能夠保全家?

3口之家的案例解析

質疑聲最強烈的當屬《理財師》7月8日刊發的報道《看看“一張保單保全家”的五宗罪》。文章指出,冠以“一張保單保全家”之名的產品,其實并沒有太多的可取之處,甚至有時候還可能混淆了客戶對保險的理解,使客戶誤以為投保了這險種,全家人的保障就都解決了。


文章舉例解析——

陳先生,32歲,月收入30000元,公司提供完善的社保和商業補充醫療保險;陳太太,30歲,全職太太,無收入,無任何保險;兒子浩浩2歲。

投保“全家保”保單內容:

主險,陳先生壽險10萬元,繳費期20年;

附加險,陳太太養老險:保單生效第3年起,每3年領取3萬元,至80歲;

陳太太重大疾病保險,保額20萬元;

陳太太住院醫療保險,每年保額2萬元;

陳浩浩教育金保險:初中至大學畢業,每年領取教育金2萬元;

陳浩浩住院醫療保險,每年保額2萬元。

整張保單每年繳費3萬余元。

質疑者認為,這樣的保單看似面面俱到,隱含的問題是保額不足。可以看出,第一被保險人陳先生僅僅是為了建立這張保單而買的保險,這張保單中對他自己的保障幾乎為零。假設一下:5年后陳先生遭遇極端風險身故,陳太太領到的理賠是10萬元,得到的保障是她和孩子以后的保費都可以豁免,但所有項目的額度卻都是杯水車薪——每3年領3萬元養老金,孩子上中學后每年領2萬元教育金……保單并沒有起到取代陳先生經濟支柱地位的作用。

如果這不是一張“全家保”的保單,每年3萬多元錢的保費集中花在陳先生一個人身上,至少可以買到100萬元終身壽險,或者50萬元終身壽險加上250萬元的定期壽險。那么當陳先生遭遇風險的時候,陳太太領到的理賠就是100萬元甚至300萬元,對她和孩子未來生活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

切中要害還是不著邊際

近日,記者聯系上了泰康人壽湖北分公司。有關人士提供了由總部回復的電子郵件,在回復中,均是對家庭保單優勢的闡述,并未對“五宗罪”的指責做出針對性的回應。

昨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險企管理層人士稱,“五宗罪”的指責難掩其以偏概全之嫌。

她表示,主險與附加險只是形式不同,無貴賤之分。比如,一些重疾險是附加險,但其對生命的保障卻更有效。

一般而言,如果家庭中只有一個人買主險,那么當這個人出險,所有附加險都會失效;對于家庭保單而言,如果家庭中有兩個人買了主險,一人出險,另一人繼續投保,其所有附加險仍有效。如果家庭結構出現變化,例如離婚,只要受益人不變,該保險也依然有效。

也有本地保險人士坦言,“一張保單保全家”并沒有宣傳的那樣強大,也有其優勢和不足。從本質上說,它只是一種銷售創新。

對于傳統的個人保單來說,每份保單都是一個獨立合同,相互間沒有聯系。家庭保單則是以家庭主要經濟收入者作為主險投保人,而其他家庭成員的保障則是以附加險的形式附在主險上。一旦主險投保人出險,則保險合同終止,依附于主險的附加險也不復存在,那么家庭其他成員的保障就會受到影響,需要重新向保險公司投保。

如果此時其他家庭成員年紀已大,其再次投保時可能會面臨保險公司在承保方面的諸多限制,即使最終承保,其保費費率也較高。

該人士表示,家庭保單只能在同一公司選擇附加險,根本無法實現最佳保險組合。

他認為,家庭保單更適合那種人口較多,保費預算有限,卻想要全面保障的家庭。尤其是3口以上甚至是祖孫三代的家庭,所有人都要保障,就可以節省可觀的保費。

對于這些家庭而言,家庭保單的確是一種很好的“過渡型產品”,使得全家人在一定時間內都擁有保障。不過,隨著收入提高,家庭每一個成員最好都要擁有“主險+附加險”的組合。這可以通過兩種形式實現,一是重新購買新的保險,另外就是對原有的家庭保單進行升級。

目前一些險企已開始在家庭保單組合中提供多個主險和附加險,客戶可以“按需組合和升級”,使保單不斷滿足自身需求。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