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臉"在即 投顧分析師角色二選一
鉅亨網新聞中心
日前,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通知要求,各券商必須在年底前完成投資顧問和證券分析師的注冊登記工作。對此,多家券商負責人表示,投資顧問業務的登記工作已經在加速進行中,在年底前完成應該不成問題。
根據相關規定,同一人員不得同時申請注冊登記為證券投資顧問和證券分析師,即只能在投資顧問和證券分析師之間“二選一”。因此,原券商營業部層面的分析師現正面臨著“分流”的問題,他們必須在年底前確定各自未來的發展方向。深圳多家券商營業部均負責表示,其所在營業部的分析師將全部轉為投資顧問,同時正在抓緊投顧人員的注冊工作。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除了營業部層面的分析師以外,還有少數原總部研究所的分析師也轉職到了第一線營業部門,從事投資顧問的工作。南方某大型券商營業部人士表示,最近就有一位總部研究所的分析師“空降”到他所在的營業部擔任投資顧問。
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營業部不再設立分析師團隊,因此一些營業部的分析師正在考慮轉到總部研究所,專心于研究工作。“投資顧問可能收入較好,但是壓力太大了,我的性格可能更適合做研究工作吧。”一位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據介紹,分析師與投資顧問的工作性質有本質上的不同,轉型的分析師必須面對更加嚴峻的市場化考驗。投資顧問因為肩負著延攬客戶的工作,而且收入直接與業績掛鉤,所以必須承受更大的考核壓力。其次,研究所的分析師面對的是機構客戶,研究工作需要從行業和基本面出發,而面對交易更加頻繁的個人投資者,投資顧問必須更加重視對趨勢的研判。
“分析師和投資顧問不僅僅是工作場所的轉變。”某大型券商相關人士表示,“兩個崗位所要面對的客戶不同,對市場的觀察角度也不盡相同。”該人士透露,曾經有研究所的一位分析師去當投資顧問。一開始由于很少接觸市場,在直接面對客戶時顯得相對保守和單純,對大市的研判也延續了以往的習慣,往往過于關注基本面的分析,而缺乏對趨勢的觀察,其常常建議長期持有的理念導致較為激進客戶的不滿。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