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多地早稻預期減產收購價不會猛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


7月下旬,正值早稻上市,主產區連日暴雨、預期減產、種植成本提高等字眼反復出現。專家認為,雖然預計2010年早稻開秤價格將高于最低收購價,但不太可能出現猛漲的情況。

據每日經濟新聞7月22日報道,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福建、江西、廣西、陜西、貴州、四川、湖南、重慶、湖北、安徽、廣東、云南等早稻主產省。湖南省的早稻產量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作為該省的農業大市,益陽市糧食局在6月對全市2010年的早稻生產情況以及農戶種糧成本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

“按每畝單產平均730斤,每百斤早稻成本88.35元,每百斤稻谷售價96.5元計算,每畝收入為59.5元(不含直補資金)。”記者掌握的此次調查結果顯示,今年當地農民種早稻的收入或比去年減少62元/畝,減幅51%。

該調查結果分析,農民種糧收益不容樂觀的原因是單產下降和種糧成本提高。據介紹,該市今年早稻種植面積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但每百斤早稻成本比去年增加了16.56%。


按此計算,益陽糧農的成本收益率為9.2%。不過,中華糧網研究員孫忠表示,由于該數據是計入了勞動力等間接生產成本的純收益率,因此,不算過低。

除了成本提高,入夏以來連降暴雨,也是今年早稻遭遇的另一大難題。按益陽市糧食局上個月的預測,當地畝產量將比去年減少約3%。報告還強調,如果之后的天氣仍不利于早稻生長,畝產量可能進一步下降。

農業部5月的調查數據顯示,今年我國早稻播種面積將較去年增加120多萬畝。

但據中儲糧下屬的中華糧網統計,目前江西早稻受災面積占到3成,湖南、湖北兩省的播種面積總體穩定,但單產略降。

“天氣異常使得早稻部分產區減產高達20%,總產可能減少10%。”中華糧網分析。

“最低收購價”可能用不上

成本提高和預計減產使得業內普遍認為,今年新早稻價格有望高開。

7月12日,國家糧食局下發了《2010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2010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為每斤0.93元,比去年提高了3分/斤。

不過,孫忠表示,受生產成本高位、農戶惜售心理影響,加之陳早稻主產區價格達到0.98元/斤左右,遠高于最低收購價,預計今年啟動托市預案的可能性較小。

“雖然存在早稻減產的可能,但價格不太可能猛漲。”孫忠說,稻谷供應整體依舊寬松,因為2008、2009、2010年度我國稻谷供應合計結余2775萬噸,相當于全國居民2個多月的稻米口糧。

記者注意到,目前個別開始收購早稻的地區價格比預期稍低。比如,從7月18日開始,益陽市早稻陸續上市,市場收購價為0.94~0.95元/斤,雖高于最低收購價,但仍低于此前市糧食局預測的0.965元/斤。

不過,國有糧食企業等收購大戶還未大規模入市,后期小幅上漲的可能依然存在。

(李云靜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