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披露相當積極 ST股炒作今年輝煌難再
鉅亨網新聞中心
昨(19)日,ST華源公布了2011年年報,接下來將有ST星美、ST北亞、ST昌九、ST廈華等公布年報,在此之前,ST金果、ST興業也公布了年報。記者發現,與往年不同的是,在排名前20家預披露年報的公司中,ST公司有5家,而往年僅有一兩家而已,今年ST公司對年報披露工作似乎變得異常積極。
對此,分析師認為,一方面說明這些公司業績或有明顯改善;另一方面也可能與今后借殼上市從緊以及政府補貼不納入當期損益預期有關;而對ST公司的投資機會需要具體到個股,不能一概而論。
“翻身”后望“名利雙收”
廣州證券策略分析師張廣文說,部分ST公司公布2011年年報的時間有所提前,如果把年報公布時間分為前后兩個階段,1--2月份為靠前的階段,3--4月份為靠后的階段,那么,到今年2月底,公布年報的ST公司有10多家。從公布年報時間提前的ST公司來看,大多是因為突發性收入而扭虧為盈了。
據悉,目前已經公布了2011年年報的ST公司有ST金果、ST興業、ST華源,接下來將有 ST星美、ST北亞、ST昌九、ST廈華等公布年報。在整個ST公司的占比并不是很大。“從總體上看, ST公司年報公布時間靠后的格局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張廣文說。
“有些ST公司只是因為獲得了政府的財政補貼,才被從退市的邊緣拉了回來。”張廣文說。
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曾憲釗說,ST公司在揭開年報“面紗”的時間上比過去靠前,一方面說明這些公司業績或有明顯改善,如昨天公布年報的ST華源,2011年每股收益0.46元,業績獲得了“大翻身”,俏媳婦好見公婆。而業績仍然不佳者一般不會將公布年報的時間提前,一般都在后期公布,或者在年報密集公布的時期公布,這樣不致于引人關注。
另一方面也可能與借殼政策收緊以及政府補貼不納入當期損益預期有關。有消息稱,從2012年1月1日起,財政補貼今后將不被計入當期損益,換言之,2011年是將財政補貼計入當期損益的最后一年,因此,獲得了財政補貼的ST公司盡快完成業績披露,實現摘星脫帽。
ST投資價值參差不齊
對于ST公司的投資策略,曾憲釗說,退市制度強化了創業板股票的退市風險,對于主板退市制度逐漸完善的預期既促使投資者更加理性對待ST板塊的投資機會,又促使上市公司更加注重公司業績增長。可重點關注業績水平顯著改善和已經進入重組進程的ST板塊上市公司。
張廣文說,目前絕大部分ST公司的資產重組存在博弈關系,在這樣的關系下,也許在資產重組成功后的初期,公司能夠盈利,但要不了多久,又會重新跌入虧損的深淵。這是因為注入的資產成本很高,比如注入的固定資產如果成本太高的話,那么,每年分攤的折舊就會“吃”掉公司利潤的很大一部分。
“相對而言,國有控股的ST公司在重組時可能成功的概率會大一些,因為當地政府為了保住上市公司這一融資平臺,可以調配其他資產注入;而民營企業控股的ST公司重組難度較大。”張廣文說,特別是對于借殼重組,證監會對其監管將越來越嚴。
“更為嚴重的情況是,一些為了實現借 ST公司之殼上市的公司,大講‘故事’,而實際上注入的資產和業務并沒有多少‘含金量’。”張廣文說。
因此建議投資者在對待ST公司上應該這樣區分“山雞”與“鳳凰”,即使有重組題材的ST公司,也要仔細分辨其是真重組,還是假重組。重組的進程,是處于公司董事會決議階段,還是公司股東大會階段,還是已經上報到證監會階段?隨著對上市公司重組監管的趨嚴,ST公司的重組方案被證監會否決的個案將會越來越多。
張廣文同時認為,還需要警惕新的ST公司出現,由于宏觀經濟增速的下降,上市公司業績的滑坡,或者因為另外的原因,2011年出現新的虧損公司可能會比上一年增加。(金融投資報)
(吳蘭蘭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