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均勢未變 大陸統計局官員:物價猛漲不可持續 不贊成價格管制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家統計局官員潘建成表示,目前看似來勢洶洶的通脹形勢主要是由蔬菜價格猛漲造成,而基本供求局面并未改變,可由市場機制自動緩解,不贊成發改委實行價格管制。
財經網11月17日消息,17日,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在京表示,當前的通脹并非全面通脹,不是全面的物價上漲,而是由食品價格,尤其是蔬菜價格引發的上漲,而蔬菜價格引發的通脹是短期的供給沖擊帶來的,短期的供給沖擊必然會由短期的供給增加來緩解,其漲價趨勢是不可持續的。
因此,他表示,不贊成由政府部門出面進行強制價格管制。“不主張用管制手段處理完全市場化的領域,會適得其反。”潘建成說,“中國蔬菜供給能力是強大的,今年以來蔬菜價格其實已波動多次,都與天氣因素或自然災害有關,都是不可持續的,根本不必驚慌。”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也稱:“蔬菜價格上漲比較多是供給的原因,過幾個月就會下降。縱觀歷史來看,食品價格會很快漲上去,在高位運行一段時間,然后就下降。”她預計,“11月份的物價確實可能會比較高,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有可能接近5%的增速。但12月份由于基數的原因,就會回調。”
此外,她也表示,不贊成強行物價管控的措施,這即管不住也不利于引導預期。
潘建成說,現在關鍵是正確引導預期,目前中國的糧食儲備十分充足,蔬菜的市場供求能力也十分強大,供給完全可以滿足需求,而制造業領域甚至是供大于求。目前局部的供給緊張有短期通脹預期上升的因素,也加劇了政府部門出臺物價管控措施的壓力。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食品價格上漲過快已引起高度關注,有關方面最近將出臺政策控制食品價格過快上漲。國家發改委等部委及各地政府可能出臺一攬子控制物價上漲的措施,具體可能包括限價、“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價格補貼以及嚴懲囤積居奇等,尤其加大對炒作棉花和玉米行為的懲罰力度。
(郭建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