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扶持力度加大短期內難以大范圍推廣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電動車再次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工信部副部長苗圩透露,工信部正聯合有關部委,計劃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使用試點工作,除增加新能源車試點城市外,還要對純電動轎車的個人用戶提供財政補貼,最高可達五到六萬元。
對電動車支持力度的加大,表明政府在新能源車幾種不同技術路線上有所傾斜。然而,包括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歐陽明高在內的業內專家近日紛紛表示,由于在技術層面還存在短板,加上使用環境尚不成熟,純電動車短期內難以大范圍推廣應用,政府需要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純電動車如何市場化
按照目前動力電池的發展狀況,電動汽車無論在使用方便性上還是在續駛里程上都無法與傳統汽車相比。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公司執行董事林逸認為,現在我們國家對電動汽車的技術已初步掌握,但產業化開發還不夠,需要國家繼續引導并加大投入,對企業則在政策上給予支持。
據林逸介紹,國內業界對電動車有一個共識,即純電動車的產業化要和運行模式結合起來,采取定線的方式并選擇恰當的充電或者換電模式,否則,按照現在的技術水平和使用環境,電動車推廣還為時尚早。
純電動車由于續駛里程比較短,目前只適合于定線的、小區域的運營車輛,比方說公交車。據悉,北京公交目前已經投入了100輛純電動公交車,今年還計劃再增加200輛。北京市政府還打算將電動車推廣到出租車行業進行試運營,因為出租車的行駛半徑較小,可以有效避免純電動車續駛里程較短的難題。
對于電動車電池成本過高這一問題,有業內人士建議,不妨成立專門的能源公司來采購管理電池,為電池充電,用戶則可租賃使用。由于用戶購買電動車時不需要購買電池,電池租賃有望成為純電動車發展的一種可行模式。這種租賃模式的另一優點是電池可以做到梯次利用。當蓄電池的充電能力降低后,可以在調峰電站做儲能元件使用,之后還可以用來儲存風力發電,這樣幾個梯次下來后,電池得到最大化利用,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便于回收,更加環保。
標準缺失、專利封鎖不利發展
電動車發展面臨的另一個突出問題是標準的缺少,導致汽車企業“各自為政”,電動車產品五花八門;而有些企業則因擔心標準一旦出臺,以往的研發投入會被修正而不敢加大投入。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金富建議,政府要盡快制定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標準,加速推動這一行業快速發展。王金富說,電動汽車基礎配套設施的跟進同樣受標準缺失的制約,當前很多地方在建充電站時,有的采用更換電池式,有的則采用插電式,而插電式的純電動車也是眾口難調,各廠家不僅電池尺寸大小不一,有的連接口也不盡相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依賴于國家標準的盡快出臺。”
林逸指出,標準體系的建立需要以大量的實驗做基礎,只有拿出有說服力的數據才能形成自己的標準。然而在電動車領域,由于企業在短期內看不到很明朗的市場前景,對建立標準缺少積極性;而單純依靠研究機構,也很難拿出有說服力的標準。
在混合動力汽車領域,日本豐田公司已經注冊了大量專利,并形成了專利封鎖,我們國家要想突破難度很大;在電動車領域,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據林逸介紹,應用于純電動汽車的鋰離子電池配方權在美國,磷酸鐵鋰電池也是美國的技術,我們國家部分企業雖然開發出了純電動汽車,但是并不掌握核心技術。目前,電動車沒有大量上市,不存在利益糾紛;一旦電動汽車大范圍推廣,這是一個繞不開的難題。
電動車發展需政府全方位扶持
業內專家表示,我們國家的電動車要取得實質性進展,還應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加強新能源汽車人才引進和培養。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研究起步較晚,人才短缺,政府應該鼓勵企業從國外吸引新能源人才,并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專項津貼。在高校以及研究機構,加大對新能源人才的培養力度。
放寬新能源車生產資質。我們國家的新能源車必須先上工信部目錄,之后才能上市銷售。林逸表示,目前,新能源車取得資質比較困難,政府可以考慮放寬標準,使得新能源車上目錄更加容易。
產學研分工協作,鼓勵企業發揮更大作用。長安汽車集團副董事長尹家緒認為,中國應統籌從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方面,加快純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林逸對此表示,在新能源車的研發及推廣方面,政府應該更多的依靠企業,尤其是在新能源車的產業化過程中,更是應該以企業為主體,高校、研究機構則作為后盾,形成合力。同時,從戰略角度考慮,政府可以為企業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提高企業在純電動車研發方面的積極性。
在傳統汽車領域繼續加大投入,攻克技術難點。我們國家的動力傳動系統技術,尤其是自動變速箱技術,與國外還有很大的差距,而這也是制約我國混合動力技術取得突破的關鍵所在。因此,除了對電機、電池等新技術不斷探索外,提高自動變速箱等傳統汽車固有的關鍵技術同樣重要。
發展新能源配套行業、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業內人士認為,國家在鼓勵產業發展,制定技術標準的同時,還要注意引導能源企業、電池供應企業、能源網絡的運營商等配套行業企業的發展。目前,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都已率先建設了帶有試驗性的充電站,中石化也已準備在重慶、北京等地的加油站里建設充電站,這些大型能源企業的介入必將推動中國的純電動汽車的發展。
尹家緒建議,在純電動汽車導入初期階段,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購置差價給予較大幅度的補貼;給予電動汽車道路優先通行、停車場優惠、充電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出臺電動汽車免征消費稅、購置稅等最優惠的財稅激勵政策,并對電動汽車及其零部件自主創新企業給予減免所得稅優惠等政策。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