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期央票利率上行或非收緊信號_首頁報紙
鉅亨網新聞中心
短期央票需求甚弱已成雞肋,若為了平衡貨幣市場結構,增發短期央票,則其利率將有極大的上行壓力,但實際的上行空間已十分有限。央行在貨幣調控上或陷兩難困境。
3月期央票發行利率4個月來首次上行,而3年期央票發行利率繼續下跌。業內人士指出,這主要是央行對目前貨幣市場資金價格不合理定價的修正與調整,并不是貨幣政策收緊的信號。
3月期央票發行利率破穩上行
根據央行公告,周四(5月20日)招標發行的60億元3月期央票發行收益率為1.4492%,意外上行4個基點,打破四個月來穩勢。此前3月期央票發行收益率連續第15次持穩于1.4088%。
根據歷史數據,1個月以來,公開市場短期央票發行量持續縮量,但發行收益率一直持穩。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此次3月期央票發行利率的上行,主要是央行對目前貨幣市場資金不合理定價的修正與調整。而對于1年期央票發行收益率的走勢,業界亦有分歧。
北京一銀行交易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3月期央票收益率上行,只是對應的一個合理的修正。3年期的價格偏高,1年期以內的又偏低,上行是向市場水平靠攏。
該交易員并稱,定價不合理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對于下周1年期央票的發行收益率,持穩和上調都有可能。
實際上,如果按照3月期品種的發行思路,則1年期央票收益率可能亦上調;但如果從貨幣市場利率維穩的角度看,因為1年期央票收益率是基準利率的風向標,難以輕易撼動,因此也可能繼續持穩。
某國有大行交易員則稱,該3月期央票利率上行,是為了增加短端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以便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均勻分布各期限品種的結構。主要還是為了調整結構,并沒有什么信號或意圖的表示,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有什么大動作。
一機構交易員表示,1年期央票收益率的變化要看央行意圖,以及數量調控的效果。如果上行,就是3月期品種利率上行的后續,并無收緊的信號。
外資行的一些交易員亦認為,3月期央票收益率上行屬正常。之前收益率不動是不正常的,3月期品種的利率上行對市場幾乎沒有影響,只是短端收緊了。上行后的利率曲線更平坦化,更趨于合理。
外資行交易員們還表示,1年期收益率可能上行,但也有可能以不變應萬變。目前各種宏觀政策和行政政策都在既有軌道上行走,既無加速也無減速,指標性的變化不太可能。
市場資金面略顯緊張
央行公告并稱,同時發行的1200億元3年期央票,發行收益率2.70%,較前周續降2個基點。同時91天期正回購操作再次缺席。央行本周通過公開市場凈回籠資金510億元。
央行本周恢復凈回籠,加劇了資金價格上漲,銀行間市場回購利率周四收盤小漲。
上述大行交易員稱,近期中小金融機構資金拆入意愿明顯增強,回購利率維持緩慢上揚態勢。近期回購利率連續走高,市場資金需求略顯緊張,感覺短端的需求要比前期強些了。
數據顯示,存款準備金率上調以來,前端流動性有所收緊。回購市場上,7天回購利率在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前為1.6%,上調后則處于1.79%-1.86%的位置。
上述交易員表示,二級市場可能陷入盤整。3月期央票收益率意外走高及3年期央票利率高于二級市場,均傳遞了二級市場收益率繼續下行空間有限的悲觀信號。
但亦有業內人士表示,3年期央票的發行利率續降,說明流動性依然充裕。華東一交易員稱,由于銀行放貸受限,流動性大量涌向債市。雖然央行3年期央票發行超過千億元,但實際上遠少于商業銀行上報的需求。
該交易員表示,由于本周一各銀行對3年期央票的需求申報量過大,原本可于周三進行的申報量更改,被央行臨時取消。按照以前慣例,周三可以改申報量,但這周不行了,一定要以周一報的為準。
央行陷兩難困境?
4月份以來,央行在公開市場上放緩了回籠力度。業內人士稱,收緊沒以前那么強,但長期仍是趨緊。
公開市場前次利率上行出現在1月份和2月份有春節因素,而3、4月份有其他政策的調整。顯然,目前行政政策調整的可操作性較弱,央行轉而調升貨幣市場資金價格。
本報此前的報道曾指出,央行不可能僅以3年期央票為回籠主力。但短期央票需求甚弱已成雞肋,若為了平衡貨幣市場結構,增發短期央票,則其利率將有極大的上行壓力,但實際的上行空間已十分有限。央行是否在貨幣調控上陷兩難困境?
根據華泰聯合證券的周報,未來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上可能的選擇為:增加3年期央票發行規模、再度提高準備金率、將1年期央票發行利率抬升至2.0%左右。
但北方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研究員韓冰則認為,此觀點過于樂觀。3~4周內央行會有動作,加息或者上調準備金率,概率三七開,加息的可能性更大。韓冰表示,過程也許不重要,但是3~4周內息口應該會有變化。有可能是在端午節假期,因為假期之前將公布的5月CPI數據很可能觸及3%的紅線。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來看,市場流動性都是非常充裕的,這是一個基本事實。現在的流動性是63萬億元,占GDP的180%。
李稻葵指出,目前財政部發的債太少,約6、7萬億元,對貨幣政策的運作不方便,對證券市場也不利。一個成熟的證券市場,其根基應該是國債,而不是股票。
原則上,目前受市場追捧的中長債,應該由財政部發行,由央行發行不是最佳方案。因為央行本身不能盈利,而財政部發行的話,將產生財政收入作為基建等項目的支撐。
央行發行3年期央票,是出于長期的考慮,其用意是在于,在市場上設置信譽評級最高、最穩定的中期債券。這是未來公開市場操作的基礎,也是證券市場發展的重要支柱。
至于未來公開市場操作是否仍以3年期央票為主,李稻葵表示,現在無法判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