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機構展望中國經濟 股市樓市走向何方?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經濟比上年增長9.2%,其中四季度增長8.9%。在外資機構看來,盡管歐洲債務問題拖累中國經濟發展,但在中國宏觀調控的效果下有望實現“軟著陸”。與此同時,受到經濟轉型影響雙雙下跌的樓市、股市在2012年將走向何方?
經濟增速放緩仍屬健康范圍
剛剛公布的2011年全年和四季度GDP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高于市場預期。在外資機構看來,這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結果,這一下滑速度仍屬健康范圍。
花旗銀行財富管理部助理總監邱思甥對記者表示,從2011年開始,中國希望從投資和外貿轉為由內需帶動的經濟增長模式,所以此時的投資和進出口的下滑對經濟的影響較為有限。因為一方面會加大中國經濟轉型的力度;另一方面,保障房建設將一部分彌補投資及出口的下滑。
不少外資機構預測,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在8.5%左右,其中歐債危機的持續蔓延所導致的外需放緩依然是2012年中國經濟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瑞銀集團董事總經理兼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2012年中國經濟主要的下行壓力來自于出口。在世界經濟疲弱的狀態下,中國全年出口增速可能是零或個位數增長,凈出口對GDP的增長貢獻度將為負。
相對于經濟增速的放緩,通脹壓力減緩成績喜人。外資機構普遍預計,2012年全年CPI將降至4%左右。今年中國的調控焦點無疑將從控通脹轉向穩增長,繼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已成業內共識。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預計,中國未來六個月至少還有三次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年中如果CPI降到3%以下,可能有一次降息的機會;新增信貸的額度將從去年的7.5萬億元升至8萬億元-8.5萬億元。
“不僅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為了穩增長也將更為積極。”屈宏斌強調,尤其是去年中國財政收入增速遠遠超出25%的預期,這為今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創造了有利條件,在稅收和消費領域都應進行調整。邱思甥則預計,稅收的調整將拉動中國GDP1.5個百分點。(新華網)
(雷東升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