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利空“嚇空”A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股指中陰暴跌,出現慘烈的“黑周一”,主要是三大利空:1.標普公司下調法國等9個歐元區國家主權信用等級,嚴重打擊了全球金融市場信心。2.市場預期今日公布的2011年GDP增速或降至9.2%左右,經濟增速下滑于股市不利。3.央行數據顯示外匯占款連續三個月下降,說明國際資本持續逃離中國,對A股利空。
周一的中陰暴跌直接擊穿了10、20、30日這3根重要均線,出現“一陰穿三線”的極弱形態,也同時摧毀了投資者的信心。
總的來看,如果今日股指不能扭轉頹勢而繼續下挫,不但2200點大關不保,并且還會再次回到所有均線下方,空頭將繼續大發淫威,如果沒有利好消息的配合,股指持續弱勢格局一旦形成,那么再創新低也將成為必然,跌停潮將再度上演。
利空1
2011年GDP數據今日公布
增速或降至9.2%左右
國家統計局17日將公布2011年主要宏觀經濟數據。分析人士認為,2011年GDP增速可能回落至9.2%左右。其中,四季度GDP增速可能創近兩年新低,2012年一季度可能進一步下滑,從而促使宏觀調控政策更加明顯地松動。
國家統計局17日將公布GDP、工業生產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品零售總額、房地產業銷售和投資等數據。多名專家分析認為,2011年四季度GDP增長速度將回落至9%以下,連續3個季度回落。
高盛中國經濟學家宋宇認為,2011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速預計為8.8%,全年經濟增速將達9.2%。如以季節調整后的環比折年增幅衡量,預計四季度GDP環比增速超過三季度。這主要是受貨幣政策定向寬松、糧食豐收及出口暫時好于預期等因素影響。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2011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將從三季度的9.0%下滑至8.6%,2012年一季度將進一步下滑至7.7%。這將促使調控政策更加明顯地松動,從二季度開始提振國內投資和實體經濟活動。記者沈璐
利空
2
外匯占款連降3月
熱錢撤離是主因
央行近日公布數據顯示,2011年12月我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為25.35萬億人民幣,相比11月下降約1003.3億元人民幣。
2011年10月與11月分別出現248億元與279億元的凈減少,外匯占款三個月連降,并呈現出降幅擴大的趨勢。10月占款的首次下降被普遍解讀為暫時現象,而今“長期化”的擔憂卻在一步步加劇。
目前市場普遍認為,去年四季度的熱錢大幅流出,是外匯占款下降的主要原因。
央行公布的外匯儲備數據顯示,2011年12月外匯儲備金額為3.18萬億美元,較11月的3.22萬億美元和10月份的3.27萬億美元,分別下降約400億美元和900億美元。
此外,2011年12月熱錢流出規模和對外匯占款的沖擊效應,較前兩月都明顯有所增加。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1年12月實際利用外資63億美元,進出口實現順差165億美元。由于缺乏對熱錢的精確統計與檢測,只能根據慣常的測算方法,即熱錢流入量等于外匯儲備增量中扣除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和貿易順差金額。若按此外儲口徑估算,2011年12月熱錢流出金額為600億美元以上。
對于深層次原因,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中國的外匯資產在政府部門和私人部門之間分布極不平衡,每當國際金融市場動蕩時,中國面臨資本流出壓力,而日本等國則面臨資本流入壓力。
據中金公司推算,中國對外凈資產2萬億美元,政府部門的外匯儲備3.2萬億美元,非政府部門對外凈負債1.2萬億美元,相當于GDP的近20%。其政府與非政府部門間對外資產負債結構與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正好相反。
這是繼2008年四季度及2010年二季度后,第三次出現熱錢連續流出時刻。
近日召開的央行2012年工作會議中特別指出,2012年央行將增強跨境資本流動監管能力、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分析和政策儲備。
業內人士認為,央行的表態,或許意味著資本跨境流動情況將在今年成為決定貨幣政策走勢的重要變量之一。
國泰君安報告指出,熱錢大幅流出導致外匯占款下降會減少基礎貨幣投放,因而仍需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增加貨幣乘數來對沖其影響。
根據2008年和2010年的市場反應,熱錢流出通常是貨幣寬松來臨的前奏。因此,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熱錢持續流出與2011年12月信貸明顯增多也存在關聯,下一步或將迎來信貸的實質寬松。
利空
3
標普下調
法國意大利等九國主權評級
北京時間1月14日凌晨消息,信用評級服務機構標準普爾周五發布報告,宣布剝奪法國的“AAA”主權信用評級;與此同時,銀行暫停了與希臘之間有關債務重組的談判進程,這對試圖遏止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歐盟各國領導人來說是今年的第一次打擊。
標準普爾在報告中宣布,該機構決定將塞浦路斯、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各下調兩個等級;將法國、奧地利、馬耳他、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的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各下調一個等級;同時確認比利時、愛沙尼亞、芬蘭、德國、愛爾蘭、盧森堡和荷蘭現有的長期評級。所有這些國家的評級都已被移出負面的信用觀察名單。
標準普爾稱,奧地利、比利時、塞浦路斯、愛沙尼亞、芬蘭、法國、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馬耳他、荷蘭、葡萄牙、斯洛文尼亞和西班牙的長期評級前景均為“負面”,這意味著該機構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會在2012年或2013年下調這些國家的評級。與此同時,標準普爾還將德國和斯洛伐克的長期評級前景定為“穩定”。
在標準普爾作出這一決定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可能見頂,原因是借貸成本有所下降、有證據表明歐元區經濟正在回彈,且歐洲央行稱其已經消除了銀行業信貸緊縮的可能性。
聲音
短期對A股沖擊可能有限
標普這一消息引起A股市場投資者的擔心。但中國證券市場的專家們卻不過分悲觀。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這個消息是上周五公布的,歐美股市并沒有太強烈的反應,因市場已經有了預期,提前下跌,這次公布這個消息等于是利空出盡。上次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市場只提前了兩天反應,消息公開后,道指繼續下跌,但三天后就開始反彈。這一次歐洲股市很可能會下跌一兩天,不會像上次美國股市的情況那樣。這個消息對A股的沖擊力,應該小于去年8月美國評級被下調時的狀況。
中國期貨經紀有限公司股指期貨策略分析師、中金股指期貨特聘講師林長江認為,歐債問題已經被歐美亞股市提前反應。今年二三月是歐債償還高峰,特別是意大利、西班牙壓力比較大,市場早已看到這一點。實際上中國A股對這個問題也有了一定“免疫力”,不會太受影響。A股如果繼續下跌,主要是自身問題,比如新股發行規模和定價制度、退市機制等。
林長江表示,從投資角度講,這個消息可能是一個試盤機會,如果A股不跌,說明底部比較扎實;如果繼續下跌,甚至跌幅超過歐股美股,則說明底部不牢,現在還不是底。
資深證券專家丁元恒認為,全球股市對歐債危機加劇已經提前反應,但沒有充分反應。對A股影響多大,周一早上開盤前要看日本和韓國股市的表現,收盤后要看歐洲股市的臉色。如果歐股劇跌,周二A股很可能跟跌。不論怎么說,如果上證指數跌到2000點至2100點之間,就是很好的中期買點,此時過分慌張是不必要的。
經濟學家韓志國則認為,這一消息對中國股市可能短期沖擊有限,但歐債危機不止于此,還會繼續加劇,并在整個2012年制約A股市場的反彈高度,甚至可能把A股拖向2000點以下。(西安晚報)
(衛強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