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一河道內現死鱷魚 經證實為食人鱷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上海浦東一河道內現死鱷魚
1月15日下午2點多,浦東楊園地區趙家溝內發現一條死亡的鱷魚,經林業部門調查,這條鱷魚叫灣鱷,具有攻擊性,不排除是從飯店或飼養場內逃出。
最早發現這條鱷魚的是家住顧高路上的趙師傅,下午2點多,他看到家門口的趙家溝河道內漂浮著一條像鱷魚一樣的東西,趙師傅以為自己看錯了,隨即劃小船將它從河道內打撈出來。在打撈之前還試探著用船槳捅了捅,發現其沒有任何反應,這才把它打撈上岸。
打撈者趙師傅說:“我當時在河邊玩,在橋邊看到浮起來的東西,像條鱷魚,我一看是條鱷魚就用繩子把它拉上來。我們活了一把年紀,從來沒看到過這東西。”
記者發現,這條死亡的鱷魚身上沒有傷痕,長約2米10,重約40公斤。110民警趕到現場后,將這條鱷魚送到浦東新區林業站。
浦東新區林業站副站長吳時英介紹說:“可能是灣鱷,今天是派出所來的消息說是河里打撈出來。有兩種情況,可能是飯店運輸中逃逸出來的,還有可能是私人養的寵物逃出來的。”
吳站長說,浦東有一家專門養殖灣鱷的養殖場,規模達到了2000多頭,證照齊全,但其地點距離現場發現死亡灣鱷的地方較遠。考慮到這條灣鱷已經死亡,林業站會聯系上海科技館將這條灣鱷做成動物標本展出。記者從動物專家處了解到,灣鱷又名食人鱷、河口鱷等,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成年后體長可達3-7米,體重可達1噸。灣鱷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其臟器可入藥或開發為高級化妝品。鱷皮可制作精貴的裝飾革制品,有很高的工藝價值。灣鱷被列為國際瀕危物種名錄,其子二代允許依法開發其經濟價值。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