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是市場的主角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的國內市場會越來越大,我估計到2020年前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內市場。”去年底,世貿組織第八次部長級會議期間,商務部長陳德銘說。按歐盟商會估算,中國政府采購市場的規模達1.02萬億美元。
如果說上一輪全球化,中國的角色主要是“中國制造”,下一輪全球化,中國的角色一定會加上“中國市場”。
誰都想成為市場的主角。現在看,外企和民企對自身在市場進入和公平競爭方面的遭遇都頗多牢騷。一些外企從“獨資”走向和央企合資,且中方控股,因為非如此無法分享帶有壟斷色彩的市場。而民企,不僅抱怨“咱和國企不一個媽”,也抱怨政府“崇洋”,例如,中國主要商業城市的黃金商圈,只要洋品牌看上的位置,“土品牌”就得讓位,政府還美其名曰“優化品牌環境”。
風物長宜放眼量,未來的中國市場,恐怕將由多種屬性混合而成:一是主體性,即本土品牌比重不斷加強。本土品牌不僅包括自主品牌,也包括外企基于中國市場、針對中國市場而研發的產品;二是開放性,即市場對全世界開放;三是現代性,即市場環境建設、企業管理水平、市場監管能力都能體現高標準和現代化;四是公平性,即對中資外資、國企民企的產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上述四性之中,公平性最為重要。只要對所有市場主體公平對待,充分競爭,自然會激發出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活力,激發出最佳效率,而令消費者得到最大利益。公平不是口頭和文字上的,而是要真正付諸實踐、做出來的。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