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摩:歐銀購債計劃拖延恐令效果受損
鉅亨網新聞中心
摩根大通(JPMorgan)歐洲經濟學家團隊日前發布報告,解讀了上周五一則有關歐銀可能推遲出臺購債措施的消息,小摩認為,該消息的真正原因可能是歐銀內部尚未就最終政策的框架統一意見,而若繼續拖延,任何干預措施的效果都可能受到影響。
上周五(8月24日),某美商媒體援引歐洲央行的兩位官員的消息稱,德拉基(Mario Draghi)或將等到德國憲法法院裁決歐洲穩定機制(ESM)的合法性后,再公布其國債購買計劃的所有細節。
摩根大通的歐洲經濟學家團隊注意到,上述報導談及了兩大原因:(1)、歐銀管委會希望等待德國憲法法院9月12日的裁決結果,再進一步推行計劃;(2)、歐銀員工依然在制定此項計劃,可能在上述日期之前無法最終完成。關鍵的是,摩根大通認為,第一個理由無法立足。
該行在報告中指出,極少有人認為,德國憲法法院將會認為ESM違憲,并在現在這樣一個階段禁止其生效。雖然法院可能會對立法表達一些憂慮,并且對其實際運作提出一定的操作建議,但不太可能會駁回。因此,摩根大通認為,歐洲央行推遲行動,并不是基于在現階段看來還是小概率的事件。
摩根大通認為,等待9月12日德國憲法法院裁決后再做決定的"借口"的一部分真正理由只有可能是第二個,即計劃的制定工作尚未完成。而實際上,有關政策輪廓的意見可能尚未統一,計劃制定工作尚未完成也許只是一種委婉的說法。
小摩稱,即便8月休假,擁有歐洲央行類似資源的機構也完全有能力在兩次議息會議間完成政策的制定,只要其原意。德拉基已經在上一次議息會議上玩了時間游戲,稱政策尚需制定。
摩根大通懷疑,德拉基以及歐銀內部的其他委員是否能夠意識到,計劃的持續拖延會令外界認為,管委會內部分歧非常嚴重,因而認為其干預市場的程度將不會很深。而這進而可能損傷干預措施本身的有效性。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