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升格觀察員國明投票 百成員相挺 美以反對 英德保留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綜合報導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將於今 (29) 日向聯合國大會提出,將巴勒斯坦提升至「觀察員國」地位,投票最快明 (30) 晨 (週五) 進行。雖然美國以色列大力反對,英德也表示保留,但中俄法等都已表明會投贊成票,預料在過百國家支持下,議案將順利獲得通過,變相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
香港《明報》報導,巴勒斯坦目前在聯合國只屬「觀察員實體」(observer entity) ,這次希望升格成為「觀察員國」(observer state) 。即使升格成功,巴勒斯坦仍不屬於聯合國會員國,無權在聯合國決議投票,但對巴人而言,此舉可以令他們獲得聯合國變相承認其「國家」(state) 地位。巴人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說:「我們要求公正的和平,即得到國際社會承認我們有一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國家。如果沒有這種和平,我們就全無希望。」
目前聯合國只有梵蒂岡擁有「觀察員國」身分。教廷便是利用這身分,在聯合國的會議上,就女性和人口問題,提出反對墮胎和避孕等敏感議題。對以色列而言,巴勒斯坦一旦獲得聯合國觀察員國地位,最大隱憂是巴人可能順勢爭取成為國際刑事法庭 (ICC) 成員,可以入稟控告以方佔領西岸巴人地區。
阿巴斯去年 9 月曾向聯合國申請成為正式會員國,但因美以兩國反對,未能獲得安理會支持而失敗。不過今次「觀察員國」身分的申請門檻較低,只需經過聯合國大會通過,可繞開美國擁有否決權的安理會,美以兩國再難阻撓。外界估計巴勒斯坦可獲得至少 150 張支持票。中國和俄羅斯早已表明會支持,法國昨亦高調表態投贊成票,稱一直支持巴人立國,西班牙、瑞士和奧地利等多個歐洲國家料將跟隨法國步伐。
但德國表明不希望中東局勢惡化,將不會投支持票。美國和以色列向來反對巴勒斯坦「單方面」申請加入聯合國,總統歐巴馬早前更親自游說阿巴斯但不果。與美以關係密切的英國則開出嚴苛條件,指除非巴人承諾放棄透過 ICC 追究以國開發殖民區,否則會投棄權票。
分析指阿巴斯希望藉此逼使以色列返回凍結兩年的談判桌,但美以兩國表明不會賣帳,強調巴人必須無條件重啟談判。一旦投票獲通過,美以勢將大舉撤去對巴人和任何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的聯合國屬下機構的財力支持。美國一直有法例禁止資助任何承認巴勒斯坦為國家的國際機構,例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去年投票接納巴勒斯坦為成員國,華府立刻削減 7000 萬的資助金額。
美國國務院已警告,若大會投票獲通過,華府難以再向巴人自治政府撥款。以色列亦提出類似撤援警告。歐洲國家擔心,一旦美以斷絕對巴人的援助,資金缺口就需要自己填補。
《星島日報》報導,巴勒斯坦常駐聯合國觀察員曼蘇爾周二 (27日) 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宣布,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將按原計畫於周四 (29日) 向聯合國大會遞交申請,尋求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將成為聯合國和巴勒斯坦共同的「歷史性時刻」。曼蘇爾說:「這一舉動將成為巴勒斯坦人民奮鬥史上的歷史性時刻,同時也將載入聯合國史冊。」巴方官員有信心申請可獲得 2/3 會員國大比數通過。 (接下頁)
[NT:PAGE=$]
巴勒斯坦已獲得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國的支持,法國、西班牙和其他多個歐洲國家也決定投贊成票。曼蘇爾還指出,儘管有來自美國的警告,目前已有將近 60 個國家決定成為該決議草案的共同提案國。美國和以色列仍然表示反對,美國認為巴勒斯坦不應該採取單方面行動。
巴勒斯坦如果獲得聯合國 193 個會員國簡單多數支持,即可成為觀察員國。外界普遍認為,此次巴方若成功升級為觀察員國,將表明其國家地位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為下一步建立巴勒斯坦國創造有利政治條件。此外,成為觀察員國後,巴勒斯坦可以加入國際刑事法庭等聯合國下屬機構,並能起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上違反國際法的行為。這種結果顯然是以色列不願看到的。
《明報》報導,紐約大學全球事務中心院長耶利內克 (Vera Jelinek) 形容,此舉「意味承認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可加強巴勒斯坦的地位。但根據外交界消息,以色列最大的憂慮,是巴勒斯坦或「打蛇隨棍上」,申請加入國際刑事法庭 (ICC) 。
ICC 負責審訊國際戰爭罪行,以色列憂慮遭巴人在 ICC 控告,於西岸和加薩佔領區興建殖民區,違反《日內瓦公約》中有關「禁止強制人口轉移」的條文。
ICC 並非聯合國屬下機構,巴勒斯坦欲加入,須另行申請。 ICC 今年 4 月曾拒絕受理巴勒斯坦對以色列涉嫌戰爭罪行的指控,理由正是巴勒斯坦在聯合國的觀察員實體身分,不符合 ICC 公約中對「國家」的定義,若能成為「觀察員國」,將有助巴人爭取 ICC 介入。不過耶利內克指出,「觀察員國」始終不同於「正式會員國」, ICC 仍可能不承認巴勒斯坦,情況「比較微妙」。
美英以 3 國已明白無法阻止巴勒斯坦成為「觀察員國」,可是仍希望巴人會放棄透過 ICC 向以色列提出訴訟。巴勒斯坦卻表明,雖然暫時無意申請加入 ICC ,但會保留將來加入的權利,質疑以色列作賊心虛,警告後者若繼續在西岸非法興建殖民區,不排除會與「所有朋友」商討如何迫使以方讓步。
分析指出,巴勒斯坦未來可以「ICC」這個籌碼,跟以色列討價還價。
以色列與巴人在加薩偃旗息鼓後,轉向聯合國較勁,但以色列應付的對象,由採取武鬥的哈馬斯,變為文鬥的巴解領袖阿巴斯。加薩之戰後,美國和以色列都不得不跟哈馬斯打交道,令哈馬斯地位提升,反觀巴解領導的西岸自治政府,其溫和非暴力路線成效欠奉,以巴和談僵局逾兩年未解,爭取「入聯」成為巴解制衡哈馬斯的撒手,以方如何應對「入聯」陷於兩難。(接下頁)
[NT:PAGE=$]
鑑於哈馬斯與阿巴斯聲勢此消彼長,若以方繼續重手打壓阿巴斯,隨時可能出手過重,導致巴人自治政府垮台,西岸陷入無政府狀態;同時,倘重創阿巴斯為首的溫和派,無疑促使更多巴人對和談失望,投入激進陣營,令哈馬斯坐大。
但另一邊廂,由於以色列明年初大選,若對巴勒斯坦「入聯」作壁上觀,或會被極右選民視為軟弱,打擊尋求連任的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聲望。以色列傳媒稱,以方最初對巴勒斯坦「入聯」採取完全抵制策略,希望西方聯手施壓,拒絕參加任何「入聯」決議草案內容修訂的會議,其後才立場軟化,接納美國的游說,了解到阻止阿巴斯申請無望,只好改採設法「軟化」草案措辭的策略。
以方高官透露,內塔尼亞胡已接受美方建議,希望在決議案中加入修訂條款,例如不會讓巴人聲稱擁有西岸加薩和東耶路撒冷主權,巴人必須無條件與以方直接對話,巴勒斯坦亦不會獲接納為國際刑事法庭成員。
分析預期,以色列在今次表決後,將對巴解推出更多制裁,但不會像外長利伯曼所言,推翻巴人自治政府。美國國務卿希拉芯據報曾勸籲內塔尼亞胡,不要嚴厲報復令巴解倒台。權衡利弊後,以方很可能採取擴建殖民區,或暫扣巴人稅款等「溫和」施壓手段。巴人去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後,以色列也實施過類似打壓措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