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氣改變中國能源愿景 開采挑戰現實存在
鉅亨網新聞中心
日前剛剛結束的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透露,初步估計中國頁巖氣可采資源量在31萬億立方米,與常規天然氣相當。
新華社的報道稱,我國有加快發展頁巖氣的有利條件,如果措施得當,可以大大縮短我國頁巖氣開發利用發展過程,實現跨越式發展。盡快實現頁巖氣規模開發,將有利于緩解我國油氣資源短缺的現狀,甚至改變整個能源結構。
頁巖氣,是國務院最近批準的新的獨立礦種。它賦存于富有機質泥頁巖及其夾層中,是以吸附和游離狀態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規天然氣,成分以甲烷為主,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資源和化工原料。
國土資源部油氣中心預計2020年頁巖氣產量將超過1000億立方米,與去年的常規天然氣產量(998億立方米)相當。到2030年,產量有望與常規天然氣相當,與美國接近。
企業早就聞風而動,在國際油價高漲的情勢下對非常規天然氣非常重視。
2月10日,中石油集團所屬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收購殼牌公司西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Groundbirch區塊資產20%權益并參與下游天然氣液化廠合作項目獲發改委核準。
此前的1月5日,中石化集團宣布以22億美元價格收購德文公司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奈厄布拉勒、密西西比、尤蒂卡俄亥俄、尤蒂卡密歇根和塔斯卡盧薩5個頁巖油氣資產權益的三分之一。同時,中海油也與中石化華東局在聯手勘探頁巖氣。
但與美國幾十年開采頁巖氣的經歷相比,中國頁巖氣開采剛剛起步,包括技術、管理體制在內都處于摸索階段。
頁巖氣前景無限
2011年,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在達到了24.3%。中國政府一直在推動能源多樣化,其中頁巖氣和煤層氣作為主要的非常規天然氣受到大力追捧。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所主任林伯強稱,頁巖氣產量如果能在2020年達到1000億立方米,確實能改善國內能源結構。不過宏發石油公司技術人員稱:“前景固然好,具體還得看實際的政策是否得當,同時也需要時間的檢驗。”
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大量投入頁巖氣研究。隨著水平井等關鍵技術的突破,其開發成本下降。上世紀90年代后期,頁巖氣在美國率先實現商業化、規模化。2010年美國頁巖氣產量超過1379億立方米,占其全國天然氣年總產量的23%。
核心技術缺乏
“頁巖氣儲量和可開采量的數據有好多版本,每個數據都有依據,但不見得都是最精確的。”安東石油頁巖氣開發技術部總經理楊堃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楊堃稱,目前國內大小石油企業都不掌握頁巖氣開采的核心技術,都是通過引進方式和國外企業合作。
不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永偉此前在一篇文章中表示,中國在鉆機、壓裂車組、井下設備等裝備制造方面已有較強的技術和生產能力,國內公司的鉆井設備已批量出口美國,用于頁巖氣開發。目前主要在系統成套技術和一些單項配套技術設備方面存在差距。
另一方面,楊堃認為,國內的頁巖氣和國外頁巖氣的品相有差別,國內頁巖氣目前尚處于開發摸索階段,即便引進技術,也需要時間來消化、本土化。
“大油企在國外購買頁巖氣開采項目,估計是積累經驗和技術。”楊堃表示,三大油企在國內的頁巖氣資源也不少,“但短期來說,國內的頁巖氣開采仍然處于試驗性階段,產量難以快速提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