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人民幣升值時間窗口在"今夏"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人民幣匯率究竟怎么走?
根據大摩的估算,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改之后至2008年7月21日金融爆發期間,人民幣升值幅度接近20%。但2008年下半年以來,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人民幣兌美元一直維持在6.83的水平。央行行長周小川曾表示,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是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非常手段”。
大摩分析稱,央行近日發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簡稱“報告”)在下一階段政策思路中指出,進一步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而在2008年四季度至2009年四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的相應提法則為: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這兩種表述的差異,被解讀為人民幣升值政策松動的前兆——關鍵是升值何時啟動,以及升值的幅度多大?
升值時間窗
對于人民幣升值這一時間窗口的預測,渣打銀行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應該在5月24日至25日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之前采取行動。
而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則表示,中國最快可能在6月份解除人民幣實質緊盯美元的政策,因來自國外的壓力并未因為歐洲債務危機而減少。他續稱,中國對人民幣匯率采取行動的時機就在一個月左右,因20國集團會議將在6月舉行,且美國財政部對于中國匯率機制評估的報告不會一再延后。
而大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認為,人民幣升值的時間窗口將在“今年夏天”,決定匯率的因素短期內是利差,中期是國際收支狀況,長期是國家經濟增長前景。“中國經常賬戶順差以及經濟增長前景都將促使人民幣匯率升值。目前美元走強主要是短期利差因素,因為市場認為美元加息會比歐洲要早。從中期來看,美國經常賬戶是逆差,因而會貶值,目前最有可能是對新興市場國家貶值。”
至于匯率及利差對資產價格的影響,王慶對本報記者表示,“人民幣在2005年7月升值之前,曾經有意識的保持銀行間拆借利率穩定,主要目的是為了控制通貨膨脹。目前中國通脹的狀態比較穩定,在當前國際整體環境不太明確的情況下,上半年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但匯率和利率在宏觀調控上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不排除下半年加息的可能性。”
大摩香港及中國策略師婁剛也對本報表示,中國應能從日本身上學到兩點:日本的錯誤就在于“兩過”,即“日元升值過晚,且一次性升值的幅度過高”。
王慶補充道,日本的問題在于過于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使日本的資產價格一直處在高位,但由于日元升值過晚,導致了長期積壓已久的需求突然釋放,從而導致升值幅度過高。因此中國應該選擇適當的時機升值,即使過晚升值,也不能保持過于寬松的貨幣政策,否則最終導致資產泡沫破裂,重蹈日本覆轍。
升值幅度之爭
馬駿認為,當前歐洲形勢動蕩對于中國人民幣政策的沖擊有限,一次性大幅度升值的幾率進一步下滑。渣打銀行也指出,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和速度可能低于預期。作為可選方案之一,小幅漸進升值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王慶向本報記者表示,一次性大幅度升值從理論上來說不一定會發生,因為溫總理曾表示,人民幣不會出現一次性調整,但實際中不排除一次性大幅度升值的可能性。“市場的普遍共識也許是升值2%-3%,但我們的預測是4%-5%。這主要是因為對人民幣長期的需求在短期內會有一定程度的釋放。”
馬駿指出,更重要的是中國可能嚴格執行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的有管理的匯率機制,以創造人民幣雙向波動,并抵御投機客。不過他認為,若中國采用和新加坡一樣嚴格的一籃子貨幣機制,可能造成人民幣波動過于劇烈,在中國企業難以取得匯率避險工具的情形下,這恐將使企業難以招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