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一二線城市“調控”南轅北轍

鉅亨網新聞中心


當前中國一二線城市房地產調控政策南轅北轍,一線城市由于房價上漲過猛不得不出手遏制,二線城市則繼續執行優惠政策。

據中國證券報1月13日報道,在國務院密集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前后,地方政府也紛紛做出反應:上海降低公積金貸款限額,廣州嚴查閑置土地,深圳打擊捂盤囤積,南京和杭州則對首次置業提供購房補貼。


縱覽各地方政府調控政策,一線城市由于房價上漲過猛不得不出手遏制,二線城市則繼續執行優惠政策。在中央層面房地產政策漸趨明朗之后,地方政府調控同樣“雷聲”大。不過,這些措施能否收到明顯效果,尚需時日加以觀察。

1、一線城市調控風聲緊

在二套房貸政策收緊前夕,上海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率先表示,將從稅收信貸政策調整、加大普通商品住房供應、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加強市場監管等四方面采取措施,以遏制地價、房價過快上漲。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也宣布,人均住房面積小于33.4平方米而再次購房的,為購買“改善型住房”,對購買第二套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公積金貸款最高限額由80萬元降低為60萬元。 

廣州市幾乎同時提出,擴大土地和商品房供應,盤活閑置土地,抑制房價過快上漲。2009年12月30日,廣州首度明確對閑置土地征收增值地價。廣州市國土房管局負責人稱,一旦新政實施,被認定是閑置用地的地塊,開發商首先要補交的增值地價,可能就是原來地價的幾倍甚至十幾倍。

開發商囤地成本將大大增加。業界最為關注的是,土地閑置費不再按月計收,而是統一規定按出讓土地價款20%或劃撥土地價款20%一次性征收,逾期不繳納土地閑置費的,自逾期之日起按日加收應繳土地閑置費總額1%的滯納金。

2009年以來,廣州市開始逐步對2007年底至2008年初出讓的幾幅高價土地進行處理,被收回的原中萊地王已在2009年重新出讓,金地的番禺地塊則實行退地退款,保利金沙洲和富力云祥路地王還在商議中。而新辦法的出臺讓那些囤積或閑置土地的開發商承擔著更大的風險。業內人士認為,廣州閑置地處理細則若能嚴格認真執行,對于縮短房企開發周期,防止囤地、囤房,可能會產生一定成效。

一邊是嚴查閑置土地,另一邊再次提出限價房。廣州市房管局局長謝曉丹表示,2009年上半年喊停的限價房用地可能重啟,具體的供應規模正在調查摸底。

而深圳市國土委則開始對全市房地產開發銷售、經紀、估價等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全面清理整治。查處房地產開發企業違法違規行為,包括非法預售、發布虛假廣告、囤積房源、合同欺詐、售樓現場不按規定公示規定事項、不按規定填報項目手冊、未取得預售許可前違規收取定金、意向金、誠意金等。

隨后,深圳市又將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大幅提高,計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從2.23萬套增至約5萬套。翻倍的數字表明,深圳市政府欲通過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應量,解決中低收入住房問題,并平抑市場房價。

2、二線城市或繼續力挺

就在國務院下發《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的同時,2009年賣地收入高達1,200億元的杭州市推出了29條房產新政,不論是否杭州戶籍,手中無房者在杭州市區購買14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房,就可獲得房款總額1.3%的財政補貼。

不僅是首次置業給予補貼,在市區僅有一套住房,在2010年出售住房,并重新購買普通住房的,同樣給予房款總額1.3%的購房補貼;因房屋拆遷選擇貨幣安置的,在市區購買普通住房給予超過貨幣補償款部分1.3%的購房補貼。

杭州天龍房產中介表示,營業稅“2改5”對炒房和購買非普通住宅抑制作用明顯,但杭州的新政相當于補貼了因營業稅受影響的客戶,抵消了宏觀政策的執行力。新政中一戶家庭年滿18周歲子女購買第二套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貸款的相關優惠政策,這對一些炒房家庭,繼續起著“鼓勵”作用。

不僅僅是杭州,南京市在2009年底就率先提出購房補貼。在南京市首次購買普通住房(144平方米以下)的,給予總房款0.5%的購房補貼,僅有一套住房的改善型購房家庭,在2010年出售原住房并且重新購買普通住房的,也給予房款總額0.5%的購房補貼。而個稅補貼則將取消,之前南京市對超過兩年的二手房買賣,繳納個稅后政府還要補貼40%,2010年政府不再予以補貼。

1月6日浙江省舟山市也宣布,對首次購房者給予所征收契稅全額的財政補貼,對以家庭為單位在舟山僅有一套住房的改善型購房者,個人所得稅全額或差額退還。而長沙2008年底出臺的購房補貼也繼續執行,長沙市的首次置業低收入家庭可繼續享受8萬元的購房補貼。

3、調控效果仍需觀察

對于地方政府出臺的種種政策,業內評價不一。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表示,深圳市嚴查捂盤在操作中存在難度,對捂盤惜售定性存在法律障礙,查處捂盤惜售與行政干預過度之間很難平衡。

而對于認籌和收取誠意金,深圳有開發商指出,如何界定無證認籌也是個難題,現在開發商賣樓認籌,不再直接收錢,而是與銀行合作,客戶繳納的誠意金都存在銀行賬戶里。客戶根本不用擔心開發商因資金緊張,收錢來緩解壓力,主管部門也無法判定開發商無證認籌收錢。

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此前曾在報告中承認,2010年房價高漲,與開發商囤積房源、捂盤惜售也有關系。但迄今為止,未見到主管部門對此做出任何說明。其實,深圳一直規定樓盤拿到預售證之后10天內必須發售。但2009年大部分開發商都采取分批推盤策略,大多數樓盤開盤都在3次以上,甚至有的達到了9次,不同程度地存在捂盤嫌疑。2009年上半年,深圳在售的54個樓盤,有近30個拿證到發售的時間超過了10天。

深圳中原地產研究部則表示,這一系列政策對市場可能短期內有影響,但決定房價走勢的還是信貸政策和利率環境,需要持續觀察。

而在剛剛舉行的“中國地產新視角高峰論壇”上,金地、首創、萬科等開發商都集體回應地產調控,坦言對樓市政策仍然樂觀。金地相關負責人稱,2010年開發商“不差錢”仍會持續,因為流動性沒有很快地消失,老百姓對未來預期的調整也不會那么劇烈,所以房地產行業是可以持續發展的。而且,2010年開發商資金充裕,沒有“降價賣房”的動力。從近期一些開發企業拿地的狀態來看,也表現出對市場的樂觀。

而首創集團董事長劉曉光坦言,無論情況怎么變,開發商希望的是“2010年的地價、房價都要穩定,出現一個趨穩的狀態”。

(王靜 編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