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調查:人民幣6月底前採浮動匯率升值 避免一次性衝擊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根據調查,大部分分析師預期中國在今年 6 月底前,會採取浮動匯率方式,讓人民幣升值。一方面抑制通貨膨脹壓力,另一方面也可避免人民幣一次性升值,對中國出口業可能造成的衝擊。
《彭博社》統計包括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匯豐 (HSBC)、德銀 (Deutsche Bank)、法國巴黎銀行 (BNP Paribas)、巴克萊 (Barclays)、法國興業銀行 (Societe Generale) 及中國銀行等 19 家全球主要金融機構的分析師意見。其中 12 家認為,中國央行本季內會讓人民幣價格採由更自由的浮動匯率;另外 5 家預期浮動匯率會持續至 9 月底;其餘則預期會持續至今年底。
調查並顯示,19 家受訪銀行中,有 11 家不認為人民幣會一次性升值;但有 8 家預期人民幣會立即升值 0.5%-5%。此外,有 11 家預期人民幣每日交易區間將擴大。
調查統計,分析師預期人民幣的每日交易範圍,將由目前央行規定的上下不超過 0.5%,擴大為 0.75%-3%。平均預估人民幣兌美元,至今年底將升值 3.1% 至 6.62 兌 1 美元。
今日這份調查,呈現分析師較期貨市場交易員看多。台北時間周二 (13 日) 上午 8:10,人民幣 9 月期無本金交割遠期匯率顯示,市場僅預期人民幣將由現貨市場的 6.8252 兌 1 美元價位,升值 2.3%。
中國官方訂定的 6.83 兌 1 美元人民幣價位,已長達 2 年之久;而中國央行為了守住此一貨幣水位,持續拋售人民幣以抑制漲勢,直到上個月外匯存底累積增至 2.45 兆美元,居全球之冠。
不過持續拋售人民幣,也讓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升高、資產泡沫增加。中國 2 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 2.7%,創 16 個月來最大增幅。此外貿易赤字也巨幅攀升,根據中國海關公佈,上個月儘管出口額年增 24%,但進口額激增 66%,使得貿易赤字達 2004 年來最高點 72 億美元。
新加坡華僑銀行 (OCBC) 分析師 Emmanuel Ng 認為,讓人民幣「緩慢」升值,可給予中國製造商足夠時間調整受到經濟衰退影響的業務,讓出口商受到的負面衝擊降到最低。他表示沒有理由讓人民幣一次性升值,因為這恐驅動大規模交易量,讓人民幣暴露在市場擺佈之下。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