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消基會檢測紅麴商品 一件橘黴素超標

鉅亨網新聞中心


消基會今天公布紅麴商品的檢測結果,檢出一款膠囊類「天然紅麴」所含「橘黴素」超過標準,長期食用,可能引起慢性腎衰竭、甚至會對肝臟造成傷害,其他商品都符合標準,市面銷售的部分紅麴餅乾,查出微量橘黴素,但並未超過標準。消基會建議:衛生機關應該訂定紅麴類商品每日攝食的上限量,並建議孕婦不要食用。至於民眾喜歡自己製作紅麴類商品,應該要特別留意製作的過程,避免遭到污染,產生有害的橘黴素。(彭群弼報導)

原本是傳統食品的紅糟肉,因為主要品原料的紅麴,具備養生的特點,成為食品的當紅炸子雞,不但如此,紅麴類的食品添加,更是新商品的「當紅選項」,紅麴餅乾,紅麴蛋捲,甚至香腸等等,樣樣都要加紅麴,但紅麴一定就很好嗎?很好嗎。


繼去年衛生署進行檢測之後,消基會下午也公布了去年11月間,在台北縣市蒐集了16項紅麴類商品,其中包括: 6件醬料、5件餅乾、5件膠囊食品,僅其中一款膠囊類的「天然紅麴」,所含橘黴素超過標準,顯示製造過程有瑕疵,一旦長期食用,可能引起慢性腎衰竭、甚至會對肝臟造成傷害。消基會表示:橘黴素(Citrinin)是紅麴菌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二次代謝產物,雖然並非所有的紅麴菌種都會產生橘黴素,但如果不同菌種或發酵時的環境衛生條件不佳,就容易產生。有研究指出,動物如果食用「高劑量」的橘黴素,容易造成肝、腎器官的損害。 此外,一款由台酒產製的紅麴餅乾,也檢出有微量的橘黴素,雖然沒有超過標準,但仍顯示製程中可能需要改進。

另有一件膠囊類商品,檢出食用紅色40號及藍色1號色素,沒有依照規定標示。

消基會指出,雖然餅乾類的商品檢出含量低,但果大量食用,仍有潛在風險,政府衛生主管機關應該訂定每日攝食量的上限,避免因為吃太多,產生風險。

消基會並建議,孕婦應該避免食用,原因包括醬料類太鹹,含鈉高,餅乾類熱量太高,至於紅麴類保健食品,含量偏高,孕婦最好不要吃,以免造成大量出血,在服藥中的高血脂患者,吃相關的產品,也應該取得醫生同意。至於家中的紅麴類醬料,消基會建議要注意:購買時包裝是否完整,開封後要放在冰箱,以免變質。

紅麴醬可以自行製作,但發酵過程如果沒有適當控制,或原料:「紅麴米」的品質不佳時,容易產生橘黴素,由於橘黴素無法從肉眼看出,建議消費者最好還是不要自己製作。 目前主要原料:紅麴米多半從由國外進口,一旦生產環境無法妥善控管,容易產生橘黴素,建議政府應該從源頭加強把關。

雖然紅麴的功效相當多,但消基會特別提醒消費者,「紅麴並不等於養生」,應注意均衡的營養和適當地運動,才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