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IPO四季將再登臺,審核嚴把五道關
鉅亨網新聞中心
時隔兩年多,今年四季度A股市場或將再度迎來保險公司IPO。據投行人士透露,泰康人壽、中再集團等多家保險公司均已向監管層遞交了A股主板IPO的申請材料,目前正在等待發審會審核,預計四季度將有1至2家險企實現A股IPO。
不過,由于國內多數險企存在著經營情況以及股權沿革較為復雜的特點,相對于其他金融機構,險企A股IPO的不確定性較大。
據證券時報記者對多位資深投行人士的調查獲知,產品結構、投資管理、準備金計提及償付能力、法律事務風險、內部職工股問題等五個方面是目前監管層針對險企IPO審核的重點。
四季度A股或現險企IPO
2007年12月25日,中國太保A股實現IPO,此后至今,再無一家保險公司登陸A股市場。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認為,“償付能力等硬性監管指標要求是近年險企A股IPO最大障礙。”
按照保監會的監管要求,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的險企屬于不足類公司,保監會將對此類企業采取監管措施;償付能力充足率在100%到150%之間的險企屬于充足I類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高于150%的保險公司屬于充足II類公司。
“前兩年國內多數險企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都在110%至120%之間,如果投資的股票類資產大幅縮水,其償付能力充足率很有可能下降到100%以下,因此從風險的角度看,償付充足率水平過低或較低的險企都是不適合A股上市要求的。”有投行人士認為。
值得慶幸的是,在經歷了嚴厲的監管和行業增資擴股之后,保險業涌現出了一批償付能力非常充足的公司,如泰康人壽和中再集團等。數據顯示,這兩家保險業巨頭目前的償付充足率水平均在200%以上。
據投行人士透露,目前主板候審的企業有150家左右,其中不乏險企身影,如中再集團由銀河證券保薦,泰康人壽則由中信證券保薦。
其中一家保薦機構相關人士信心十足地表示,“四季度將有險企登陸A股。”
險企IPO審核五大問題
據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一份關于險企IPO的相關問題探討報告由銀河證券直接遞交給證監會發行監管部,這份報告隨后被刊登在證監會的一份內部刊物供內部交流。
上述報告提供方就投行在險企IPO盡職調查過程中的四大注意事項予以了詳盡說明,這些注意事項包括險企的產品結構、投資管理、準備金計提以及償付能力、法律事務風險等。
事實上,這四大注意事項也成為了監管層審核險企IPO過程中的重點。據某大型投行人士指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些盡職調查過程中須重點關注的事項也將是監管層審核的重點,這些事項亦必須在制作招股說明書過程充分予以披露。
此外,除上述四大事項以外,險企中存在的員工持股問題也是監管層審核的重點。
事實上,保監會曾于2008年在針對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中國人壽、中再集團、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下發的一份文件中規定,“在國家對金融企業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政策頒布之前,各公司不得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不過,截至目前,有多家險企曾公布了員工持股計劃,如陽光財險、民生人壽、合眾人壽、泰康人壽等,其中亦有不少公司已經實施。
郝演蘇指出,除了中國平安的員工持股計劃早年通過審批外,截至目前,還沒有新的險企員工持股計劃通過監管層審批。
另據投行人士透露,“按照一般企業的審核標準,目前監管層不允許員工持股公司等代持行為,而且員工持股股東數量超過200人也是受限制的,險企如果存在員工持股公司或員工持股股東超限的問題,除非獲得保監會的特批。”
據記者了解,目前進行IPO申報的險企中,僅中再集團不涉及員工持股問題,泰康人壽的員工持股問題如何解決尚待進一步觀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