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保險升格
鉅亨網新聞中心
8月6日,保監會公布對中銀保險股權轉讓的批復,同意中銀集團將所持有的中銀保險100%股權全部轉讓給中國銀行,轉讓后,中國銀行成為中銀保險的唯一股東。
按照保監會2009年9月的批復,中國銀行在收購其香港子公司中銀集團所持中銀保險全部股權,并對中銀保險增資后,將通過中銀保險投資參股恒安標準人壽保險公司。
如此,中國銀行實際已經打通控股恒安標準人壽之路,中行保險架構已然清晰浮出水面。
國際化中銀保險
中國銀行2009年年報顯示,中行通過在香港注冊的全資子公司中銀集團保險經營保險業務,中銀集團保險通過與中銀香港(控股)共同持有的中銀集團人壽經營人壽保險業務,通過內地全資子公司中銀保險在內地經營財險業務。2009年,中國銀行集團層面的投資銀行及保險業務利潤22.7億元,占比2.04%。
中銀保險一內部人士表示,這次股權的變更使中銀保險實現了完全的中資化,而實際上,此前中銀保險已在2007年2月被保監會列入中資保險公司進行管理,與中行的合作也早已展開。
2009年,中銀保險實現毛保費收入20.24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增長17.54%,市場份額在全國52家產險公司中排名第18位。
此外,中行似乎有意在保險領域繼續發揮其國際化基因。自2008年,中銀保險就借助中行海外業務的優勢,將目光投向“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力圖將銀保業務從完全依靠中行代理銷售,推進到相互間的業務融合中,而中銀保險目前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均來自中國銀行,主管銀保業務的負責人則曾在中行國際業務部工作。
中行2009年年報顯示,2009年,中銀保險承保了中國石油工程建設(集團)公司、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國企在非洲、中東、中亞、中南美洲的投資項目,參與承保了我國最大的境外天然氣項目——土庫曼斯坦到我國的中亞天然氣管道項目。
“中行為很多企業提供海外融資、保理、國際結算、信用證等服務,而這些企業到其他國家開展業務都需符合當地保險方面的要求,中銀保險就可以借助中行的客戶資源進行業務拓展。”中銀保險一內部人士表示。
2010年,中銀保險借助中行將業務范圍進一步拓寬。據中銀保險內部人士透露,近日,在中國銀行贊比亞分行的支持和配合下,贊比亞中行、中銀保險與贊比亞尼克保險(NICOINSURANCE)、贊比亞薩瓦納保險經紀(SAVANNA INSURANCE BROKERS LTD)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銀保險以再保險的形式進入贊比亞保險市場。
“根據贊比亞監管規定,所有當地保險項目必須由當地保險公司出單,但當地保險公司承保能力普遍較小,特別是在承保特大型項目方面無法全面保障風險,這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將贊比亞中行的當地客戶優勢、NICO保險公司的網點、人力和市場資源以及中銀保險的再保險、國際網絡等資源和優勢結合起來。”該人士稱。
按照去年保監會的批復,在股權變更后,中行將對中銀保險增資。對此,中銀保險內部人士稱,是否增資將視中銀保險的業務發展情況而定。據來自中銀保險的內部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中銀保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360%,對增加資本金似乎尚無迫切要求。
財、壽險雙收
另一方面,對于實質上早就全資擁有財險公司的中行來說,參股壽險公司才是更為重要的一步。按照計劃,中行將通過中銀保險投資參股恒安標準人壽,那么對中銀保險的增資則是指日可待。
8月9日,中行新聞發言人趙蓉在回應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行正按照原計劃推進通過中銀保險入股恒安標準人壽,參股事宜還在等待監管層批準,入股比例將在50%以上。
根據去年英國標準人壽保險發布的公告,中行擬收購恒安標準人壽多數股份,該交易已進入監管審批最后階段,被收購的恒安標準人壽未來將變成中資保險公司。
市場消息還稱,中行將通過中銀保險收購英國標準人壽所持有的恒安標準25%股權,并將向天津泰達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購入部分恒安標準的股權,預計完成后,中銀保險將持有恒安標準人壽約50%股權。
恒安標準人壽成立于2003年12月,去年12月和今年6月,恒安標準人壽進行了兩次增資,注冊資本金從13.02億元先后增至15.02億元和16.52億元。
原股東的頻頻增資曾令市場對中行參股之事心生疑竇。今年6月9日恒安標準人壽外方股東英國標準人壽董事長杰瑞·格林斯通在天津融洽會前對媒體的表述也讓人頗感意外,他表示:“未來我們會尋求更多的合作伙伴,能夠擴大公司的發展,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將要減少在恒安標準人壽股份的占比。”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恒安標準人壽的增資更多來自于監管部門加強償付能力監管的要求,特別是這一年多來,保監會對償付能力不足且不及時增資的公司采取了限制業務范圍等措施,使得保險公司的股東對資本金問題不敢小視。
而今年上半年,恒安標準人壽保費收入為6.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4億元下降9.46%,市場排名也從去年年底的第11位下滑至第13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