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貸款利率攀升 扼殺老美消費力
鉅亨網編譯吳國仲 綜合外電
即便美國經濟展望好轉,消費者仍將面臨新的財務負擔-利率持續上升。
學者們說,隨著美國經濟自谷底反彈,這將是政府鉅債與潛在通膨下的必然結果。對於消費習慣被「長期借貸成本下跌」所塑造的美國人來說,勢必形成衝擊。
利率上升,恐怕正在影響剛有起色的房市。自去年12月迄今,美國30年期房貸利率已攀升0.5個百分點至5.31%,創去年夏天以來新高。
隨著公債價格下跌,聯準會中止收購房貸債券收購計畫,亦擴大了房貸利率的上漲壓力。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Christopher J. Mayer就說:「房貸利率掉下來的機會不高,若上漲,有可能引發房市反轉,這是個很大的風險」。他估算,利率每上升1個百分點,每戶房屋的總成本最多增加19%。
另一個高利率影響消費者的領域,可能是信用卡。聯準會上周公佈,美國2月份信用卡平均利率達到14.26%,創2001年以來新高,由2008年第4季低點的12.03%升上來。
這代表,典型美國家庭一年將增加約200美元的額外利息支出。TowerGroup研究主任Dennis Moroney預測,反映信用卡壞帳增加與可得資金減少,發卡業者今年秋天前將調升利率至16-17%。
汽車貸款也是同樣情況;根據聯準會統計,2月車貸利率已從去年12月的3.26%,攀升至4.72%。
華府的舉債成本,也不斷攀升。美國預算管理局(The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預估,10年國庫券利率明年將攀升至4.5%、2012年更上看5%。
連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都說,他擔心美政府大舉發債,將導致供給壓過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推高利率。
葛洛斯掌管的總報酬基金(Total Return),美債占總資產比例已從9個月前的50%左右降至30%,創下歷年新低。葛洛斯的操作原則就是賣掉美債,而買進歐洲(尤其德國)與巴西等新興國家債券。
美國10年期國庫券自1981年創下近16%的利率高點後,後續30年均往下跌,也餵養了美國人長期的借貸風潮。美國目前的家庭總債務為1981年的9倍之多,成長幅度比可支配收入還高1倍,減債幅度卻只有「微幅」增加。
利率的長期下跌,同時也幫助拉高美股;債市等報酬率較低的投資工具,讓股市更顯誘人。
許多經濟學者、分析師與基金經理人都說,這種「經濟衰退時還能走高」的股市反動趨勢,已然中止。
標準普爾首席經濟學家David Wyss說:「我們幾乎享受了長達30年的多頭,現在已經結束」。
未來房屋、消費信貸利率的攀升幅度,各家預測有別。但罕見的共識,仍是易漲難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