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基本面偏暖 期指階段性筑底
鉅亨網新聞中心
繼周一大漲之后,周二期現指數再次放量暴漲,接連突破上方均線壓力。筆者認為,市場階段性筑底的可能性較大,短期可能會迎來一波反彈,但反彈高度要看資金面進一步緩解的程度,需重點關注1月份的新增信貸量。
底部特征相對明顯
短期看是否筑底仍需從市場本身的特征出發。估值水平早已表明市場進入底部區域,但是它相對鈍化,筑底仍需從其他更靈敏的指標來看。首先,周二市場成交量已放大至10月底的水平;其次,筑底過程中,嗅覺最靈敏的資金率先進入市場,表現為大資金的流入;最后,銀行板塊目前已形成底部態勢,藍籌轉暖、垃圾股持續下跌可以說明部分資金在抄底,也是市場筑底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以上各種現象都說明階段性底部可能已經到來,但也存在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大宗商品尤其是工業品并沒有跟漲。
短期基本面偏暖
筑底需要政策面的支持。溫總理表態要提振股市信心,短期內改善了投資者的預期,超跌過后的市場久旱逢甘霖,強勁反彈,這場“甘霖”還需后續實質措施的跟進,如果沒有實質性的利好跟隨,市場的反彈高度將可能會有限。
央行停發央票,開展短期逆回購旨在緩解短期的流動性緊張。但是據統計,春節前到期的央票和正回購也非常少,央票只有90億,正回購也只有650億,所以即使央行停發央票,釋放的流動性也有限。資金并沒有明顯松動,反彈的高度還有待觀察流動性的情況。
在熱錢大幅流出的背景下,一次降準并沒有帶來更多的新增流動性。后續如果要強勢反彈仍需流動性持續寬松,而政策出臺力度取決于通脹形勢和經濟減速的步伐。
即將密集公布的經濟數據是關鍵。市場普遍預計去年12月CPI同比上漲4.1%(環比上漲0.3個百分點),漲幅較上月繼續回落,通脹壓力逐步得到緩解,為后續流動性寬松奠定了基礎。
預計去年1—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速回落,實際增速微升。經濟減速將觸發以“穩增長”為重點的政策變為放松。
操作上,周三市場可能會短暫回調,投資者可在滬深300指數2400點一帶構建多單。(期貨日報)
(宮喜金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