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散戶死心 10只新股7「潛水」

鉅亨網新聞中心


港交所(0388)在2011年再次榮登全球新股集資王,理應開香檳慶祝,但回顧2011年新股市場,無論是新上市企業還是新股投資者都無法開懷,因為「IPO」已變成「IP-NO」,全年近70%新股「潛水」。總結全年,可歸結出三個「NO」︰大量新股擱置,無法上市;散戶反應冷淡,新股無人認購;即使成功上市,也頻頻「破底」,投資者血本無歸。

年初市場紛紛預計,本港市場能承著2010年的強勢,集資額預計有4000億元,涌往本港上市的公司可能超過100家。不過,年尾回顧,即使保住集資王地位,集資額仍大降40%至2714億元,新上市公司僅90家。德勤早前更估計,全年共有多達40只新股擱置上市計劃,數目是近10年最多。

擱置上市新股近10年最多

今年市況尤其波動,許多新股紛紛臨陣脫腳,當中不乏重磅股。源庫資源欲集資282億元,三一重工及徐工機械擬共集資逾400億元,最后通通退場觀望。光大銀行的60億美元(約468億港元)上市計劃一拖再拖。末季有海通證券挾內地第三大券商之名,但130億元集資大計重啟無期。


新股市場始終無法升溫,今年公開發售認購不足的新股多達22只,占總數32%,散戶參與度之低令人咋舌。天瑞水泥(1252)公開發售僅獲1.68%認購,只收到256份有效申請,單是公開發售所吸納的股東人數,竟少于港交所對上市公司至少300名股東的要求。昨日掛牌的國電科環(1296)公開發售僅獲1.39%認購,僅收到239份有效申請。但這都不算是最冷門新股,9月份掛牌的罕王(3788),公開發售只接獲76份有效申請。

罕王招股僅獲76申請罕見

如此情況下,新股即使勉強靠國際配售補足而上市,股價也一沉百踩。回顧全年,新股普遍無利可圖,82家通過公開發售或配售上市的新股當中,29家首日掛牌即跌破招股價,破底比率達35%。57家至今股價低于招股價,「潛水」比率高達69.5%。

匯賢創港人民幣新股先河

潛水新股包括集資額首三位的嘉能可(0805)、普拉達(1913)及上海醫藥(2607)。中國多金屬(2133)首日即跌39.2%屬近年之冠,友川(1323)、泰凌(1011)及順風光電(1165)至今潛水逾7成,屬今年最大輸家。

不過,今年新股市場仍創出多個第一次。延續海外企業來港上市之勢,今年迎來首家日本公司思伯益(6488)、首家意大利品牌普拉達及首家美國企業Coach(6388)。另外,嘉能可是首家跨國雙重上市公司。匯賢房托(87001)則開人民幣新股之先例。

文章標籤



Empty